想了想,打算賣了首飾去集市上買東西,掏掏錢袋子,裏麵隻剩下十幾兩了。
崔氏在京城過了些日子,花錢手大,十幾兩銀子太少,心裏不踏實,幹脆把首飾當了一百兩,去買年貨。
豈不知淇縣和聊城的物價都便宜,十幾兩銀子都足夠了。
關鍵是一回到家,陸茂廣還送來半扇豬,陸大壯送來一隻羊,梨花嬸子送來兩隻雞和一筐子雞蛋。
再加上崔氏自己買的雞鴨魚肉等東西,過年是夠吃了。
崔氏帶頭張羅一家人把肉都收拾了,到了臘月二十三,更多的客人來了。
送來好多東西,知道他們剛從京城來,竟然都不吃飯,送了東西都走了。
崔氏也不跟他們客氣,領著妯娌繼續準備過年的東西。
臘月二十四,把屋裏屋外都打掃一遍,陸二林帶著小六和小七去山上砍了柴回來。
崔氏和耿氏,把家裏的被褥都拆洗一遍。
萬氏和趙小鳳開始準備過年的吃食。
從京城裏帶回來的丫鬟婆子也都被崔氏安排著做棉被,拆棉襖。
如此一直到了大年三十,才堪堪忙完。
大年初一,陸家拜祠堂,陸家族長招待吃流水席,崔氏也準備了八盤硬菜。
這一切都還好。
到了大年初二,該回娘家了,大家開始為往娘家送的禮物計較了。
按照往年,媳婦回娘家的禮物都是陸七嬸安排的。
本來都不怎麼公平,都是按照各個娘家的情況酌情處理的。
比方說趙小鳳家,沒有娘家人了,陸七嬸會給她一些銀子和首飾等私房錢,讓她自己留著。
而耿氏,因為耿家家大業大,送過去的禮物代表著陸家的臉麵,所以禮物就多了些。
但是,今年,陸七嬸不在家,家裏所有的東西都是崔氏放著。
要送什麼不送什麼,崔氏也沒主意了。
自家的兒媳婦還好,陳杜娟的娘家,因為陸俊鵬和陳杜娟都留在京城,路梓潼也來信說了陸俊明如今是千戶長了,倆人小夫妻不適宜分開的太久。
崔氏讓丫鬟給她們送六樣點心,一根銀簪子,一對銀耳墜和五兩銀子就完了。
陸俊華和楊柳葉是一隻在陸家村待著,一大早崔氏就準備了一袋子米,一袋子麵,也是一根銀簪子,一對銀耳墜,五兩銀子,還有幾樣點心,讓陸俊華駕著馬車,帶著楊柳葉和孩子回娘家了。
崔氏把孩子們都打發好了,自家的親戚也沒怎麼準備,都是一些點心和兩樣首飾,她還多給了小弟媳婦十兩銀子。
耿氏這邊,她回來時就沒帶多少東西,小五在京城,小六還小,她反正也是早晚要回去的。
但是趙景旭送來的東西,都在崔氏那裏。
耿氏要回舅舅家,帶什麼東西,就得找崔氏商量了。
崔氏也知道耿氏的禮比較重,正在犯愁,看到耿氏來了,忙拉著她商量。
“去年都帶的啥,要不今年還帶啥?”
耿氏脾氣好,好商量,再說耿老太爺也不缺她這一口,便點頭說好:“大嫂看著辦吧,去年的時候,娘給了一袋子玉米一袋子麵,還給了二十兩銀子,我又去添了點糕點,今年還這樣吧。”
想了想,打算賣了首飾去集市上買東西,掏掏錢袋子,裏麵隻剩下十幾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