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書香能致遠
——讀史勤《靜待花開》有感
談及“讀書”,我特別欣賞兩句詩:“胸藏文墨虛若穀,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人讀書多了,身上自然會帶有一股書卷氣,言談舉止間無不流露出一種特有的文化氣息。曹光彪小學的史勤老師,就是這樣一位真正的讀書人。讀史勤老師的新著《靜待花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似乎感到這位年輕教師有一種清新典雅的氣質。作為教師,她的這種氣質帶有明顯的職業特點。具體言之有三:
一曰:雅氣。這種“優雅”,來自於她的人文閱讀。史勤老師的經典閱讀,是以《教師人文讀本》為線索而拓展開來的。老子的智慧,唐詩的壯美,宋詞的婉麗,朱自清的雅致,錢鍾書的幽默,張愛玲的細膩,林清玄的飄逸,徐誌摩的靈動,餘秋雨的廣博……無不在她的博覽之中。在她看來,文學作品的神韻,是其他藝術所無法替代、不可企及的,尤其像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這樣的文學類型,其中不但搖曳著智慧的光芒,也流淌著思想的要義。這樣的書讀得多了,她的文化素養和人生境界自然也就提高了。
二曰:靈氣。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她喜歡閱讀古今中外的教育名著。真正偉大的教育思想是能穿透時空的,不但沒有國界的差異,也不會有時代隔閡。為了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和教育智慧,史勤老師不僅閱讀諸如孔子、盧梭、誇美紐斯、杜威、蘇霍姆林斯基、葉聖陶、陶行知等大師級教育家的理論原著,還專心學習於漪、楊明華等上海名師的教育經驗與方法,並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去,使其語文課堂充滿靈氣和詩意。
三曰:文氣。史勤老師的文氣,得益於她讀與寫的結合。長期的閱讀生活,日積月累,厚積薄發,使史勤老師文采斐然,擅長各種形式的文字表達。尤其是她鍾愛中國傳統文化,受到古典詩詞的潤澤,使其筆下的一篇篇文章精致靈動,情感細膩,美不勝收。和許多優秀教師一樣,她在讀書與筆耕中,不斷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蘊,拓寬自己教育教學的路徑和層次,形成自己的語文教學風格。
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史勤老師喜歡和學生一起誦讀經典,一起創作詩歌,要求學生讀的書,她自己先讀;學生愛讀的書,她陪著讀。她和學生一起讀書,不僅是為了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走近學生,讀懂學生,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幫助學生建立自己的閱讀觀。
總之,從《靜待花開》中我們可以窺見史勤老師的精神發育史和專業成長的軌跡,分享她閱讀的收獲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