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蔡瑁被俘,宛如炸雷聲在荊州兵的耳中響起。
緊跟著,黃召、淩鋒等人也大喊蔡瑁被俘。當所有西涼軍呐喊時,聲音回蕩在營地外,通紅的火光映照下,一個個荊州兵登時慌了。
“別殺我,我是張允,我是劉表的外甥,我願意投降!”
荊州軍中,張允率先扔掉武器投降。他不想投降的,但周遭全是西涼軍,他想突圍都沒辦法,如果再抵擋,他必定被亂刀分屍,隻能選擇投降。
張允投降,撕碎了所有荊州兵死戰到底的念頭,所有人紛紛扔掉武器投降。
張繡吩咐士兵把蔡瑁和張允羈押起來,又收繳了荊州兵的武器。然後,才把荊州兵都單獨羈押起來,開始清點損失。
這一戰,張繡麾下的士兵戰死三十六人,有三百多人受傷。這一戰的戰果,斬殺了四百餘荊州兵,俘虜了所有荊州兵。
大軍重新紮營,但營中除了剩下的一些糧食,營帳等都付之一炬。
張繡、黃召等人,都露天休息。
夜色深沉,張繡沒有休息。
張繡再次召集所有的士兵集合,這一次,士兵都席地而坐。而張繡則站在最前麵,他目光掃過士兵,眼中有熊熊鬥誌。
拿下蔡瑁,軍心徹底扭轉。
拿下蔡瑁,他折服了所有的士兵。
前世的張繡,不屑於做士兵的思想工作,不屑於和士兵同甘共苦,隻知道好勇鬥狠,隻知道戰場上野蠻的衝陣廝殺。經過後世的磨礪和學習,張繡變化了太多。尤其後世他在軍中成長,更深知思想工作的重要性。
張繡提起一口氣,朗聲道:“兄弟們,這一戰我們勝了。我們活捉了蔡瑁,俘虜了一千五百多荊州兵。”
“然而,我們依舊缺少糧食,缺少兵器,缺少地盤。但有了蔡瑁,有了一千五百多俘虜,就有了和劉表談判的資本。”
“我們,熬過困難了。”
“接下來,我們的日子會越來越好。”
張繡繼續道:“有蔡瑁和張允等俘虜在手,本將會親自出使襄陽,去見劉表,換回糧食和武器,換回我們的立足之地。”
黃召大聲道:“將軍不可!”
張繡眼中掠過一道讚賞,問道:“為何?”
在張繡的計劃中,整個節奏都由他掌控,他會親自煽動士兵,讓士兵感念他的付出,讓士兵死心塌地的追隨。
黃召突然打斷,計劃有了變動。
然而,黃召的打斷不是壞事,而是黃召明白了張繡的意圖,才開口打斷。恰恰是如此,張繡順勢問了一句。
黃召立刻道:“將軍千金之軀,身係所有士兵的生死。一旦將軍出使敵營,有任何的異樣,我們便徹底敗了。將軍,末將願意作為使節去見劉表。”
其餘將士一聽,全都恍然大悟。
如今和劉表可是有仇恨的,一旦去出使,極可能冒著生命危險。
“將軍,末將願意出使襄陽。”
淩鋒想都不想,也開口說話。
“將軍,末將願意出使。”
李繆隨即開口。
三人全都開口毛遂自薦,軍中士兵都擔心張繡的安危。
張繡笑了笑,擲地有聲道:“這一次出使襄陽,事關重大。你們去襄陽,難以辦成事情。論及應變,你們都是軍中將領,辯才不足。一旦你們去了,不僅事情辦不成,反而可能把事情弄糟。這一次,必須本將親自前往。即使前方是刀山火海,即使前方是萬丈深淵,本將也必須去。即使在襄陽人盡敵國,本將也將義無反顧。雖千萬人,吾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