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微微一笑,不急不緩的道:“在下的這首詩,是前些日子,思念家鄉所做。諸位,請聽我誦來。”
稍作停頓,王粲便朗聲誦讀。
“荊蠻非我鄉,何為久滯淫。”
“方舟泝大江,日暮愁我心。”
“山岡有餘映,岩阿增重陰。”
“狐狸馳赴穴,飛鳥翔故林。”
“流波激清響,猴猿臨岸吟。”
“迅風拂裳袂,白露沾衣襟。”
“獨夜不能寐,攝衣起撫琴。”
“絲桐感人情,為我發悲音。”
“羈旅無終極,憂思壯難任。”
王粲搖頭晃腦,誦讀出最新的一首詩。他誦讀完畢後,拱手道:“諸公,請斧正。”
張繡聽後,心中一笑。
王粲的這首詩,很有意思。
因為這首詩要表達的意思,是他有誌難伸,無法施展抱負。王粲是一個文人,年少得誌,到荊州來,是聽說劉表舉賢用能,他想一展抱負的。
可是,他到了荊州,卻被閑置了。
王粲借助詩句,吐露心中憤懣。他的詩句中,一句接著一句的景色描寫,蘊含濃烈的感情,更增加了王粲內心情緒的體現。
尤其是開篇,一個‘荊蠻’,彰顯了其中的韻味。
如果荊州好,王粲不會用這般詞語。
張繡知道王粲,他清楚王粲不受劉表的重用。估摸著這一次的文會,就是要發泄一番。在張繡內心,他倒是想要招攬王粲,以收為己用。
王粲能力不是最頂尖的,但才華不弱。
這樣的人,能處理後勤。
張繡按捺住招攬王粲的心思,目光一轉,落在劉表臉上。此刻劉表臉上的神情,有些陰翳,因為王粲的話,簡直是打他的臉。
不過,劉表最終沒有發作。
蒯良見氣氛有些不對,也不讓人點評了,直接就起身,讓王粲回到坐席上,然後岔開話題,更是主動賦詩一首。
蒯良的詩,是讚揚劉表的。
在蒯良之後,又有崔鈞、石韜、伊籍、蒯越等人,紛紛吟詩作賦。一個個荊州的文士,都盡展才華,展現出不凡的文風。
劉表對這些人,毫不吝嗇的誇讚,表情很是柔和。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這時候,氣氛愈發濃烈。劉表的目光,終於落在張繡身上。赴宴的人,大多數都已經吟詩作賦,唯獨張繡還沒有參加。
劉表似笑非笑,說道:“張將軍,眾人皆參與,張將軍何不賦詩一首呢?雖然這是以文會友,但重在參與,不計較文的好壞。”
話語中,有對張繡的不看好。
在劉表看來,張繡隻是一個莽夫而已。他說不在乎張繡詩賦的好壞,實際上,劉表心中想的是,恐怕張繡連詩都做不出來。
所以,劉表期待張繡吃癟的樣子。
張繡微微一笑,不卑不亢的道:“劉荊州,我一介莽夫,不適合參與這樣的文會。依我看,還是靜聽諸位吟詩作賦,您看如何?”
劉表一聽,更是竊喜。
這一回,張繡要吃癟了。
劉表身子微微前傾,說道:“剛才老夫已經說了,重在參與,不計較詩文的好壞。張將軍如果有什麼詩賦,盡管誦讀出來,讓諸位品鑒一番。張將軍,不必客氣。”
張繡歎息一聲,道:“既如此,在下獻醜了。今日張某外出,在雲香坊飲酒欣賞美景時,看到景色心有所感,恰好有兩首詩。”
如果您覺得《三國雄兵》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71/71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