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
眾女依言應下。
一個個臉上都是露出期待神色。
眾女得了吩咐,各自離開後,便回去收拾各宮中,以便於迎接即將還朝的張繡。
在整個朝廷內外,都知曉張繡返回且為迎接張繡做準備的時候,消息也傳出了宮中,民間百姓也知悉了大秦的皇帝陛下張繡凱旋歸來。
如今的大秦,立國時間不長。
可實際上,大秦的威勢,卻已經遠超昔日的大漢,對於大秦的百姓來說,他們對於大秦有極強的歸屬感,更感恩張繡結束戰亂,所以對張繡極為敬重。
百姓一聽到張繡返回,許多百姓竟是自發的前往,以便於迎接張繡還朝。在張繡一進入長安境內後,許多的百姓,已經是相繼在路邊迎接,夾道迎接凱旋歸來的大軍。
張繡沿途所過,看到了迎接的百姓,心中也是頗為欣慰。
他此去貴霜,耗時很長。
這麼長的時間內,國內依舊穩定,百姓依舊淳樸,且感恩他,這對於張繡來說,便是最為欣慰的事情。
不過大軍趕路的速度,卻不曾減緩。
一路急趕,最終在八月上旬,大軍抵近了長安城。
在長安城西麵,十裏處。
這是一處開闊的道路,張承率領文武百官,盡皆在此迎接張繡。好在如今已經是八月上旬,北方的八月上旬,雖說太陽曬著,倒也不是特別炎熱。
一行人耐著心思,靜靜等待。
張承是站在最前方的,身子挺得筆直,目光眺望著遠方。
時間一點點的流逝。
忽然間,有人高呼道:“回來了,陛下回來了!”
隨著這一聲呐喊,所有人的目光往前方的官道上看去,隻見前方的官道上,出現了旌旗和軍隊,片刻功夫,便已經能清晰看到返回的隊伍。
赫然是張繡一行人。
張繡率領大軍快速趕路,時間不長,便已經抵近了張承所在的區域。
張承主動上前,躬身揖禮道:“兒臣拜見父皇,恭祝父皇凱旋歸來。”
張繡是立在馬背上的。
他臉上掛著淡淡的笑容,翻身下馬,走到了張承身前,仔細打量張承。距離張繡離開長安,已經過去好些年,如今的張承,和張繡年輕時相貌有七分相似,更是俊朗不凡。
氣質很是出眾。
張繡也是接連點頭,頷首道:“不錯,不錯!”
張承道:“父皇過譽了。”
張繡沉聲道:“這些年,你在後方監國,你的許多消息,都有錦衣衛傳到朕的手中。您能夠蕭規曹隨,踏踏實實兢兢業業的做事情,這很是不錯,朕也很是欣慰。朝廷能夠穩定的發展,離不開朝中諸公的付出,你也功不可沒。”
張承聽得心中歡喜。
能得到父親的誇獎,這是張承最大的寬慰。
張承說道:“父皇讚繆了。”
張繡目光一轉,落在了賈詡、徐庶、田豐等一眾留守官員的身上,開口道:“諸公,這段時間,辛苦你們了。”
“臣不辛苦!”
徐庶、賈詡等人齊齊開口。
“啟程,回長安!”
張繡簡單說了一番話後,便下令啟程。
隊伍浩浩蕩蕩的返回,沿途遇到的百姓更多,越來越多的百姓夾道相迎,歡呼張繡的凱旋。因為對於大秦的百姓來說,大秦開疆拓土,前所未有的把貴霜納入大秦版圖,那便是千年未有之功勳,張繡的功績,已經不亞於秦皇漢武。
這是赫赫功績。
這是開疆拓土所帶來的影響。
無數的百姓歡呼,當張繡進入長安城,回到長安城的街道後,城內的街道兩側,也是站著無數的百姓,一個個百姓歡呼,更有人高呼‘陛下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