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現代人大多都麵臨生活與工作的雙重壓力,要成功,要掙更多的錢,要升遷,要成名,就要不斷地奔跑,直至筋疲力盡,甚至狼狽不堪。其實,要成功、要奮鬥沒問題,但這不應該是一個人的全部,也不應該是整個社會的全部。就像著名情感暢銷書作家小刀老師說的那樣:要成功要奮鬥沒問題,但這不應該是一個人的全部,也不應該是整個社會的全部。懂得用腦謀功名,也要能夠讓心回家,為了活出最美的生命,人們還需要學習和進步,還需要接納與整合,需要愛去連接與創造更加豐富多贏的世界;我們要與過去、與自己和解,笑著對生活說聲:你好!我們要保持和真實的身體感受在一起,放慢腳步,平靜呼吸,傾聽內心的聲音,欣賞世界的壯美,一步一步向前走;做自己真正喜歡的能做好的事情,自利利他,在動靜之間享受生命的過程。是的,我們的人生是一場浩大的奔赴,也是冷暖自知的體悟;是一次單槍匹馬的行走,更是投石問路的求索。所有這些都在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無論未來怎麼變化,我們應對生活的態度都應當是淡定。

有一篇題為《怎樣走過人生的六個坎》的文章說,人的一生有六道坎:20歲之前談夢、20歲以後談理想、30歲以後談責任、40歲以後談事業、50歲以後談經驗、60歲以後談往昔。那麼,我們該如何邁過這人生的六道坎呢?其實答案很簡單,那就是淡定。

淡定是一種境界。淡定需要修煉,隻有拋棄了內外、生死、善惡、是非、禍福、利害、明暗等一切相對的觀念,不偏執拘束於任何一端,人才能進入自由自在、無所羈絆的精神境界。

淡定是一種態度。淡定地生活,要有從容的心態。從容是一種海納百川的寬容,是一種明達事理的智慧,是一種自然平和的心境。

淡定是一種自信。人因為有了自信,遇事才顯得冷靜、坦然,即便遇到突如其來的沉痛打擊,也會鎮定自若、泰然處之。工作、生活中難免會遇上不如意,隻有擁有冷靜和坦然的心態,才能從容有效地尋求解決困難的辦法。

淡定是一種放棄。人不僅要學會取舍自如,還要懂得珍惜和放棄。不管一生是輝煌還是平凡,都得淡定地邁過一道一道坎。

墨西哥有一個寓言故事,講的是一群人匆匆趕路,突然一人停下來,旁人問:“為什麼不走?”他笑答:“走太快,靈魂落在後麵了,等它一下。”放下一些東西,放慢一點節奏,細細品味生活的幸福感。從容地生活,優雅地老去。人總會走向死亡,為什麼不放慢些腳步?慢慢走,多欣賞路上的風景。

把握一定的生活節奏,有勞有逸,一張一弛,讓自己成為一個從容優雅的人,正如張其姝在她的暢銷書《心若從容,便是優雅》中所寫的那樣:我們的前路雖然漫長,腳下雖然布滿荊棘,但痛苦不會永無止境。捱過這含淚吞聲的片刻,便是步步生花的榮光。

到最後,我們都會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