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則得人(1 / 3)

第三,真正的踏實源自淡定。真正的淡定是一種積極的心態,而不是讓我們無所事事。淡定的心態,可以讓你更踏實地完成每一個任務,因為你明白事情要按步驟進行,你也會把成敗得失看得很淡,而不會為這些再有掛牽。假如你能有一顆寵辱不驚的心,能夠隨時調節自己的情緒,那麼你會發現,自己做事情時會比以前專注很多。

第四,真正的踏實源自寬懷。有一種人,他們在做事情時想的是大局,是整體,他們胸懷寬闊,不計較個人得失,更不會因為一直不被重視而心生怨言。他們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踏踏實實,而這種踏實確實來自他們的寬懷。這是一種做事業的真正境界,不是為了自己怎樣,而是希望通過自己的事業實現人生價值。

佛光偈語

“發心”真純,為一切眾生;

慈悲常在,行菩薩善行;

淡定從容,看世事變化;

寬懷平靜,享和美人生。

事業無二般

唐朝時,韓愈因上書諫迎佛骨表,被貶潮州,因當地文化落後,無人論學談心。韓愈雖然不喜歡佛法,有一次仍去參訪博學的大顛寶通禪師。

韓愈在見到禪師的時候,問道:“禪師今年春秋多少了?”

大顛禪師提起手中念珠問道:“會嗎?”

韓愈不是一個參禪的人,這種話頭機鋒他不懂,所以就老實地回答:“不會。”

大顛禪師就補充了一句:“書夜一百八。”

韓愈不知其意,因為無法對談,不得不回去。後來越想越放不下,為什麼一個和尚的對話,自己會聽不懂,便在第二天再去寺裏。

韓愈在門前碰到寺裏的執事,便請示執事,昨天與大顛禪師的對話,禪師的意旨是什麼?

執事聽完了以後,便叩齒三下,韓愈更是茫然不解。

他鼓起勇氣到法堂上去見大顛禪師,重問道:“禪師春秋多少?”

大顛禪師也叩齒三下。韓愈忽然像明白了什麼,說道:“原來佛法無二般,難怪剛才執事的回答也跟禪師一樣。”

大顛禪師自語似的道:“不但佛法無二般,佛儒也無二般。”

韓愈終於省悟,後來就皈依大顛禪師,執弟子禮。

韓愈問春秋多少,其實人生歲月何用掛心?要緊的是人天合一、心佛不二。所謂道的大統,佛也儒也,一以貫之,佛道儒道應共襄攜手,共同為人間社會去祈求福祉才最重要。

我們在做事業時也是如此。世間的工作,本來沒有差別,都是為了利益眾生,服務社會。你是董事長也好,我是清潔工也罷,無非是所做的事情不一樣而已,這哪裏有什麼高低貴賤之分呢?隻要是能利益大眾的事情,都是值得去做的。

我們在為社會服務時,應該抱著何種心態才能把事情做得最好呢?

第一,我們要抱著忘我之心去做事。當你懷有忘我之心的時候,你會覺得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充滿了意義,因為你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眾生而做,你能在這種使命感中忘記疲累和辛苦。

第三,真正的踏實源自淡定。真正的淡定是一種積極的心態,而不是讓我們無所事事。淡定的心態,可以讓你更踏實地完成每一個任務,因為你明白事情要按步驟進行,你也會把成敗得失看得很淡,而不會為這些再有掛牽。假如你能有一顆寵辱不驚的心,能夠隨時調節自己的情緒,那麼你會發現,自己做事情時會比以前專注很多。

第四,真正的踏實源自寬懷。有一種人,他們在做事情時想的是大局,是整體,他們胸懷寬闊,不計較個人得失,更不會因為一直不被重視而心生怨言。他們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踏踏實實,而這種踏實確實來自他們的寬懷。這是一種做事業的真正境界,不是為了自己怎樣,而是希望通過自己的事業實現人生價值。

佛光偈語

“發心”真純,為一切眾生;

慈悲常在,行菩薩善行;

淡定從容,看世事變化;

寬懷平靜,享和美人生。

事業無二般

唐朝時,韓愈因上書諫迎佛骨表,被貶潮州,因當地文化落後,無人論學談心。韓愈雖然不喜歡佛法,有一次仍去參訪博學的大顛寶通禪師。

韓愈在見到禪師的時候,問道:“禪師今年春秋多少了?”

大顛禪師提起手中念珠問道:“會嗎?”

韓愈不是一個參禪的人,這種話頭機鋒他不懂,所以就老實地回答:“不會。”

大顛禪師就補充了一句:“書夜一百八。”

韓愈不知其意,因為無法對談,不得不回去。後來越想越放不下,為什麼一個和尚的對話,自己會聽不懂,便在第二天再去寺裏。

韓愈在門前碰到寺裏的執事,便請示執事,昨天與大顛禪師的對話,禪師的意旨是什麼?

執事聽完了以後,便叩齒三下,韓愈更是茫然不解。

他鼓起勇氣到法堂上去見大顛禪師,重問道:“禪師春秋多少?”

大顛禪師也叩齒三下。韓愈忽然像明白了什麼,說道:“原來佛法無二般,難怪剛才執事的回答也跟禪師一樣。”

大顛禪師自語似的道:“不但佛法無二般,佛儒也無二般。”

韓愈終於省悟,後來就皈依大顛禪師,執弟子禮。

韓愈問春秋多少,其實人生歲月何用掛心?要緊的是人天合一、心佛不二。所謂道的大統,佛也儒也,一以貫之,佛道儒道應共襄攜手,共同為人間社會去祈求福祉才最重要。

我們在做事業時也是如此。世間的工作,本來沒有差別,都是為了利益眾生,服務社會。你是董事長也好,我是清潔工也罷,無非是所做的事情不一樣而已,這哪裏有什麼高低貴賤之分呢?隻要是能利益大眾的事情,都是值得去做的。

我們在為社會服務時,應該抱著何種心態才能把事情做得最好呢?

第一,我們要抱著忘我之心去做事。當你懷有忘我之心的時候,你會覺得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充滿了意義,因為你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眾生而做,你能在這種使命感中忘記疲累和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