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善用世間一切法。世間一切事物、現象,以及物質和精神的存在,都可以成為幫助我們獲得覺悟、開發智慧、成就善果的工具。但有個前提,你要善於利用、合理地運用這些世間法,不然,還是不會有所成就的。至於如何運用,則可以多請教善知識。但是,你要明白,真正的解脫並不是要你遠離我們這個世間,而是要在人間實現心靈的超脫和精神境界的飛躍。
第四,全心關注有情眾。當你把所有的精力和心思都用在關心世界眾生時,你就不會過於關注自己的痛苦和煩惱了,更不會執著於外境怎樣、外相如何。當你心中有禪、有眾生,你便是在做佛的事業,你也就是佛。這就是我平時一再對大家說的,要想開悟,先行善事;要行善事,先助眾生。禪能靜能動,就說明我們在為眾生謀福利時,是不拘形式,但隨“發心”的。
由此看來,隻要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順乎自然,合乎法性,讓自己的心靈不受物質的牽絆,那自然會減少煩惱。而獲得真正幸福的動力,還是在於我們要利益大眾,做佛菩薩的善事。
佛光偈語
無所住之心,能帶你步入真正的禪境;
空性智慧見,能幫你擺脫世間的束縛;
善用一切法,能教你獲得無上的智慧;
利益有情眾,能助你成就圓滿的佛果。
找到自己
溈山靈佑禪師有一天正在打坐的時候,他的弟子仰山禪師走了進來。溈山靈佑就對仰山問道:“喂,你快點說啊!不要等死了以後,想說也無法說了。”
仰山禪師回答道:“我連修行都沒有,連信仰都不要,還有什麼說不說?”
溈山靈佑再問道:“你是不是修了以後才不修呢?相信了之後才不信呢?”
仰山禪師回答說:“除了我自己之外,我還有什麼可修?還有什麼可信?”
溈山靈佑禪師又問道:“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你也隻是一個講究禪定的小乘人罷了。”
仰山禪師說:“小乘就小乘,我連佛也不要見。”
溈山靈佑禪師說道:“四十卷《涅槃經》中,我問你有多少是佛說的?有多少是魔說的?現在你所說的,是如佛說,還是如魔說?”
仰山禪師回答道:“除了我說的以外全都是魔說的!”
溈山靈佑禪師聽了弟子這番話,非常滿意地點頭道:“今後沒人奈何得了你了。”
肯定自己這是禪者的一大課題,所以像仰山禪師他直下承擔,對自己的修行都不要,不是說不修行,他已經從修行中證悟到自己,等於過河乘船,已經上岸了,不能把船也背著走。他連信仰都不要了,已直下承擔了,還要另外信什麼?所以真正的禪者“不向如來行處行”。
世間能改變人的東西可以說太多了。金錢可以改變你,你愛錢,你的一切就會被錢操縱;感情可以改變你,你迷戀感情,感情就可以左右你;權威可以改變你,你畏懼權威,當然就沒有了自己。而今仰山禪師的禪超越對待,修行也不要,信仰也不要,他是過來人啊!一切都是魔說的,如此肯定自己,還有什麼能奈何他呢?禪就是這樣找到自己,最好。
第三,善用世間一切法。世間一切事物、現象,以及物質和精神的存在,都可以成為幫助我們獲得覺悟、開發智慧、成就善果的工具。但有個前提,你要善於利用、合理地運用這些世間法,不然,還是不會有所成就的。至於如何運用,則可以多請教善知識。但是,你要明白,真正的解脫並不是要你遠離我們這個世間,而是要在人間實現心靈的超脫和精神境界的飛躍。
第四,全心關注有情眾。當你把所有的精力和心思都用在關心世界眾生時,你就不會過於關注自己的痛苦和煩惱了,更不會執著於外境怎樣、外相如何。當你心中有禪、有眾生,你便是在做佛的事業,你也就是佛。這就是我平時一再對大家說的,要想開悟,先行善事;要行善事,先助眾生。禪能靜能動,就說明我們在為眾生謀福利時,是不拘形式,但隨“發心”的。
由此看來,隻要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順乎自然,合乎法性,讓自己的心靈不受物質的牽絆,那自然會減少煩惱。而獲得真正幸福的動力,還是在於我們要利益大眾,做佛菩薩的善事。
佛光偈語
無所住之心,能帶你步入真正的禪境;
空性智慧見,能幫你擺脫世間的束縛;
善用一切法,能教你獲得無上的智慧;
利益有情眾,能助你成就圓滿的佛果。
找到自己
溈山靈佑禪師有一天正在打坐的時候,他的弟子仰山禪師走了進來。溈山靈佑就對仰山問道:“喂,你快點說啊!不要等死了以後,想說也無法說了。”
仰山禪師回答道:“我連修行都沒有,連信仰都不要,還有什麼說不說?”
溈山靈佑再問道:“你是不是修了以後才不修呢?相信了之後才不信呢?”
仰山禪師回答說:“除了我自己之外,我還有什麼可修?還有什麼可信?”
溈山靈佑禪師又問道:“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你也隻是一個講究禪定的小乘人罷了。”
仰山禪師說:“小乘就小乘,我連佛也不要見。”
溈山靈佑禪師說道:“四十卷《涅槃經》中,我問你有多少是佛說的?有多少是魔說的?現在你所說的,是如佛說,還是如魔說?”
仰山禪師回答道:“除了我說的以外全都是魔說的!”
溈山靈佑禪師聽了弟子這番話,非常滿意地點頭道:“今後沒人奈何得了你了。”
肯定自己這是禪者的一大課題,所以像仰山禪師他直下承擔,對自己的修行都不要,不是說不修行,他已經從修行中證悟到自己,等於過河乘船,已經上岸了,不能把船也背著走。他連信仰都不要了,已直下承擔了,還要另外信什麼?所以真正的禪者“不向如來行處行”。
世間能改變人的東西可以說太多了。金錢可以改變你,你愛錢,你的一切就會被錢操縱;感情可以改變你,你迷戀感情,感情就可以左右你;權威可以改變你,你畏懼權威,當然就沒有了自己。而今仰山禪師的禪超越對待,修行也不要,信仰也不要,他是過來人啊!一切都是魔說的,如此肯定自己,還有什麼能奈何他呢?禪就是這樣找到自己,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