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賽季結束後,山貓雖然取得了三連冠,但是球員們並不開心,他們全都麵臨失業。
NBA遭遇了停擺的危機。
大衛-斯特恩在談判重啟後努力推動雙方接受“硬工資帽”條款。聯盟稱此舉是為了節省薪金。同月還傳出消息,資方欲在新的勞資條款談判中提出大幅降低球員的薪金以及合同的最大年限等要求,包括將當前勞資條款中球員收入不超過籃球相關收入57%削減到不超過45%,這意味著球員們的平均工資將下降21%左右。對此,球員工會主席、洛杉磯湖人後衛德裏克-費舍爾表示無法接受。雙方的談判不歡而散。
勞資雙方在紐約進行了大約兩個半小時的談判,最後雙方正式確認無法達成一致協議。根據規定,聯盟將於美國東部時間7月1日開始正式停擺。
1998-1999賽季聯盟停擺時,常規賽最終隻剩下50場,不論是球員工資還是他們所代言的廣告等等都受到影響,最終導致他們損失高達6億美元。除此以外,很多球員在無球可打時期並沒有很好地保持狀態,最終導致賽季開始後狀態下滑,最終離開了NBA。其次是球隊。他們的收入主要來源於門票以及讚助還有地方性轉播,失去的32場比賽讓他們這三項收入都受到影響。而由此造成的球迷對於球隊失望態度,從而導致此後的球場上座率下降也是停擺的後遺症。最後就是聯盟。作為NBA運營的主體,包括電視轉播、讚助商、特許產品經營等等多個方麵收入都受到影響,聯盟最終損失高達15億美元。
而如今聯盟可能遇到的這次停擺危害將遠遠大於1998-1999賽季。這對於勞資雙方而言都是兩敗俱傷的結果。此前NBA總裁大衛-斯特恩剛剛公布本賽季聯盟收入高達40億美元,而如果下賽季停擺的話,聯盟也將至少損失40億美元。同時隨之帶來的負麵影響,將不可估計。
很多球員都表示如果最終停擺的話,將赴海外效力。然而對於大部分球員而言,海外效力不論是影響力還是待遇都遠不如在NBA效力。除了一些大牌球星如海耶斯、詹姆斯等球員在海外效力有市場之外,其他球員都有可能麵臨無球可打或者大幅降薪的局麵。
要想不停擺,球員降薪是必須的。很多NBA老板表示不滿:“為什麼球隊打的這麼爛,XX的薪水比海耶斯還高?”
因為加入聯盟時間短,海耶斯的薪水確實比其他頂薪球員都低,比如科比新賽季的薪水就比海耶斯高了近一倍。實力卻不如海耶斯,難免會讓人心裏不是滋味。
最終勞資雙方還是妥協了。新賽季也沒有縮水。
球員同意將硬工資帽定為籃球相關收入的48%,下降了9個百分點。如此推算,如果聯盟年收入40億美元,球員分得其中的48%,那每支球隊將麵臨6400萬美元的工資帽。
NBA聯盟將采用類似棒球聯盟的本地收入分成模式。
球員們最終妥協的主要原因是,公眾對於NBA球員沒有太多同情,NBA球員擁有保障合同,並且收入是橄欖球球員的兩到三倍。
這一年,杜蘭特和蘭德裏的合同一起到期,山貓隊5年4800萬高薪留下了杜蘭特。雖然其他球隊開出的合同更高,但出於對山貓的忠誠,已經成為全明星的杜蘭特留在了山貓。
蘭德裏則中產合同簽約了國王隊。
海耶斯也跳出了合同,但他不是要轉會,而是降薪重新和山貓簽約。否則明年山貓想要留下洛佩茲、加索爾兩名內線並不容易,而且山貓還要迎接一個大人物,那就是成為自由球員的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