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今天吃鍋盔了嗎?(1 / 2)

覓縣,一個很中庸的小縣城。

長年沒什麼大的災害,亦沒有多少的特色。

就連街頭巷尾人們口中吃所吃的“鍋盔”,也是由鄰縣傳來。

鍋盔形如菊花火色勻,皮薄如紙饃膘多,用手掰開餡層層,用刀切開板油油。

入口嚼越多,勁十足,下咽回香亦無窮,望如舟,聞來香,問姬發,切時酥,屬烤來食。

從百家尋上大學起,他媽媽便開始做鍋盔這一生意。

而為了節省成本,百家尋的媽媽弄了個可移動的鍋盔攤,在自家街門對麵支起攤來。

鍋盔是小本生意,一改造過耐火的大壇子,一包了不鏽鋼鐵皮用來揉麵的案板。

外加一個可以遮風擋雨,能拆能裝的油布棚子,簡簡單單就可以營了。

百家尋的爸爸是修理工,85%的時間都在給縣環衛做事,偶爾有時間會搭把手。

所以一般情況下,鍋盔的生意其實都是靠百家尋的媽媽一個人支棱起來。

此時亦是大一暑假期間,百家尋早早就回到家,坐在鍋盔攤後給媽媽打下手。

中午時分的太陽很辣,雖然沒什麼人,可母子兩依然坐在棚子下的陰涼處等生意上門。

一條長板凳上,百家尋坐在這頭,尋媽坐在那頭。

尋媽見百家尋一直低頭倒騰著手機,對手機裏一個似鍋盔圖標的APP使勁摁,好奇道:

“你在幹嘛呢?這個圖標好像有些眼熟,是鍋盔嗎?”

百家尋隨口道:“其實我也覺得它像鍋盔,隻是一直以來我總是點不開,甚至就連這個APP什麼時候下到我手機裏也完全沒有印象。”想起什麼,笑道:“媽,你居然還知道圖標?”

尋媽沒好氣道:“圖標算什麼,APP我也知道,但憑你讓我用智能機,我玩得不比你差。”

尋媽手機是百家尋買給她過時了的老式諾基亞,倒不是舍不得,百家尋平常打工和省吃儉用的錢留了不少。他之所以不讚成老媽用智能手機,就怕她應付不過來現在的網絡世界。

不過尋媽倒很有自信,畢竟現在身邊不管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全都用上了智能手機。

正說時,不遠處匆匆走來兩人,一婆娘,一壯漢。

百家尋對他們隻有一個模糊的印象,好像在哪見到過。

尋媽卻小聲告訴他:“是十字路口那邊的菜記。”

百家尋想了起來,菜記就是北門(百家尋住這條街的通稱)這片區域最早一批做鍋盔的。

當初大家也是看到菜記做鍋盔賺到了錢,這才紛紛效仿。

如今的北門,以百家尋鍋盔攤為中心,僅方圓五百米內,便有六家做鍋盔的。

百家尋回來後也曾聽媽媽說過最近生意沒以前好做,一直也在琢磨怎麼讓生意好起來。

不過顯然,其他五家也在琢磨這件事。而看來者不善菜記的人,似乎找到了辦法。

“我問你們,憑什麼用我菜記的名號?難道不知道這是侵權的嗎?”

那婆娘過來後站在鍋盔攤前劈頭蓋臉就是這麼一句,直接給百家尋和他的媽媽整懵了。

尋媽連忙從長板凳上離開,站鍋盔後邊跟對方理論:“侵權這種事你可不能亂說。”

哪知在婆娘的示意下,壯漢“啪”的一下把印有“菜記”鍋盔的黃色油紙摔在鍋盔攤上。

“這是你上午賣給一個顧客的,得虧被我撞見,不然我菜記的名聲就要被你給糟蹋了。”

一般情況下,客人買了鍋盔後,賣家都會用這種黃色的油紙裝起來。

黃色油紙既可以用來防鍋盔裏的油漬,同時上麵還能印上廣告。

考慮到成本問題,大多數做鍋盔的生意人都會去批發市場購買市麵上普遍的油紙——

像什麼北門鍋盔、步行街鍋盔、覓縣鍋盔等等這些。

百家尋家鍋盔用的油紙,就是市麵上最普通的那種,北門鍋盔。

而隻有賺到錢,不怎麼在意這方麵成本,諸如菜記鍋盔,才會特地找上廠家專門去定做。

“菜記·北門鍋盔”,就是此刻摔在百家尋攤位上,專門定做的特殊油紙。

除了他們菜記用外,其他人確實不應該隨便使用。

“真是好笑,我們家一直用的都是市麵上大家都用的‘北門鍋盔’,完全不稀罕用你的。”

百家尋毫無理由相信自己的媽媽,站起身替她辯護:“你說是就是,也太想當然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