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喬遷之喜。
亦又可能是北門名聲在外。
但不管如何,尋媽蘇記的鍋盔生意今天一天火爆非常。
尋媽、高軍、大虎,甚至就連鄰林和百家尋也著手幫忙了,還顯得人手夠。
以至於高軍還在琢磨:“是不是以後在店裏弄第二個鍋盔壇子?”
很多鍋盔店,由於生意的火爆,往往一個壇子已經忙不過來,都會另加一個壇子。
為此,當初高軍家生意在最高峰的時候,他還曾在網上,花近萬的價格,買了做鍋盔專用的燃氣設備。畢竟是燒的燃氣,沒有燒炭來得麻煩,又是機器設備,一個可烤十份鍋盔。
可由於成本太高,生意也並不是天天都是這麼火爆,最終設備就此荒廢。
所以此刻高軍的意思,就是希望把這個設備轉手賣給百家尋。
高軍心想,就算尋媽這邊不用,百家尋自個生意做得這麼大了,應該會用得上吧?
哪知百有尋一口拒絕:“鍋盔吃的就是炭烤的味道,正如柴火飯吃的就是用柴火燒出來的味道一樣。就算家裏的電飯煲上麵標有‘柴火飯’的功能,其味道終究是千差萬別。”
事實是高軍也明白這個道理,現下聽了,無不是搖頭歎息,暗暗道可惜之極。
百家尋自是了解高軍的心思,寬慰道:“雖然你家機器設備確實是浪費掉了,但現在大家的生意越來越好,蘇記鍋盔的名聲也在覓縣越來越響,設備的錢,估計早就賺回來了吧?”
高軍點了點頭,百家尋又道:“既然能賺回這個錢,那下次開店的錢,依然也是有的吧?”
一聽這就要開店了,高軍臉上既是欣喜,又是憂鬱。
在高軍、尋媽這種人的思維方式裏,開店終究要與成本聯係在一起。
他們總是這麼在想,如果我不開店,賺到的錢就不用扣掉這樣的成本。
可是如果我開了店,賺到的錢,卻始終要扣掉成本,那剩下就沒多少了。
其實做生意並不是這麼算賬的,它既要講究產品本身的味道,還有它的賣相、服務等。
隻有這些東西都達到了一定的要求,生意就會越做越大。
倘若隻盯著少數幾個方麵,生意的上限就會很低,終究是做不大,做不強的。
事實是高軍與尋媽打從一開始,就沒想過要把鍋盔生意做大,做強。
自然,他們的眼界,與上限,從一開始就被限製了。
不過眼界是能被重新打開的,尤其是親眼見識到了之後更是如此。
百家尋的鍋盔生意高軍沒有太明顯的印象,但尋媽的鍋盔生意,在一舉拿下北門之後。
簡直是翻了不止一倍,加之最近又是春節臨近,尋媽的鍋盔生意已然是翻了三倍有餘。
前段時間尋媽一個月能有五千的收入,如今她一天的收入,就已然是到達了500.
這比高軍一天的300多,明顯就是多了近一倍,高軍自然已經蠢蠢欲動,他打算開店,
家裏開店跟百家尋在外邊開店不同,簡單得很,沒什麼好說的。
百家尋的用意也不在裏頭,他之所以極力遊說高軍家也開個店麵,也是衝著改善去的。
當初百家尋就希望尋媽不用整日裏風吹雨淋,對高軍這邊亦是如此。
既然現在大家都有了能力,自然這種改善也是必須的。
春節前兩三天,百家尋驅車親自送回了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