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吃完飯早的趙小池,溜達溜達的徑直朝著山上而去。
這一片小小的山脈,剛好和青田村相接連。
因地勢起伏,終年伴有雲霧籠罩,故得名小雲山。
此山綿延不過千裏,占地狹長,巍峨屹立,山勢險峻,溝壑縱橫,山中自然有無數生靈,無數草木。
不是有句俗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嘛。
從祖祖輩輩的時候起,就有人在小雲山裏討生活了,算起來,這十裏八鄉的人,都受過小雲山的福祉,也算是澤被蒼生了。
清晨,太陽在雲間若隱若現,薄薄的雲霧在山中起伏,從遠處看去,好一幅秀麗的畫卷!
順著一條羊腸小道,趙小池緩步上山。
還真的是要慢慢走!
這山上的小路,可滑著呢……
山間的雲霧都凝結成了小水珠,懸掛在花草樹木之上,一陣微微的清風拂過,便是墜落一片晶瑩。
這山林野外的,要是真的摔了一跤,可沒人能幫忙!
和別的村莊不一樣,青田村背靠小雲山,一部分山林也算做是村裏的資產了。
故而,青田村的村民,在山上都是能自主開墾田地的,當然了,每一個人都是有數目限製的。
比如趙小池家,算上妹妹趙柔,一共兩口人,那就是四畝地。
隻能少,不能多!
而且每家每戶都有限製,不是每個人都能分到田地的,趙家的四畝地,也是村委會看在趙小池家庭的淒慘份上,一份幫助的心意。
除了在山上自己開墾的田地,別的一草一木,那都是村子裏的,是國家的。
任何人要拿來為自己謀利益,那都是不允許的。
為了杜絕某些鄉民占便宜的想法,也是更好的守護這片山林,保護村民在山上開墾的土地的收成,村委會甚至還特意聘請了一個守山人。
此人也是青田村的一個村民,名叫韓昌平,年近五十。
他和趙父趙母是一輩兒的,按輩分,趙小池得叫一聲昌平叔,一直孤家寡人到現在。
大夥兒合計,這韓昌平……估計這輩子都是要打光棍的。
沒兒沒女,身邊也沒一個老伴兒,孤苦伶仃一個人,甚是可憐不說,到老了可怎麼辦呢?
最後,村委會支了一個招,把人招到山上當守山人,以後村委會給發工資。
趁著現在還幹的動,讓韓昌平把這些工資都攢著,以後直接送敬老院!
可不是嗎?
一個接近五十歲的老頭子了,什麼手藝都沒有,也隻能用這種辦法,變相的給他送點錢了。
話說,都是一個村子的,祖祖輩輩都是有交情的,誰也不能看著韓老頭就這麼……
這事,大夥兒心裏都清楚,連韓昌平心裏都明白。
他自然是感念著,村裏人的友善的。
自從當上了守山人,韓昌平兢兢業業,再也沒讓山裏的田地出現過意外!
就連山間的小獸們,也是知道了有一個老頭,每天都會繞著那一片山頭,轉上個十幾圈。
曾經有人發現過一個很神奇的現象,雖然人類很害怕那些猛獸,但是實際上,那些猛獸,要更加的害怕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