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血戰(1 / 2)

值得一提的是,他是刺史而非州牧。刺史隻是監察一州官吏,六百石的官員。而太守替天子牧守一方,俸祿是二千石。

橋瑁不知道在曆史上,自己會被劉岱哢擦腦袋,心中鬱悶之下,湊了過去,對著酒樽就是一口悶。好在這個時代的酒水度數不高,如何喝,也不會輕易醉倒。在這軍中,喝酒得限量。

營帳中倒也不是沒有例外,泰山太守鮑信此人身著魚鱗甲,他麵容堅毅,衣甲染血,是同橋瑁一道回到營帳當中的。除此之外,便是盟主袁紹跟曹操了。袁紹是有許多事要做,此刻不適合喝酒。曹操也是一樣,平日間他是喜好酒色的,唯獨此刻,不能開懷暢飲。

他們都是知道其中內情的,袁紹此人或大或小的矛盾許多,卻是不會隱瞞自己身邊的人。恰好袁紹一直那曹操當兄弟,自然將自己所知道的事能說的都說了出來,與其討論了一番。

得出的結果自然是西涼軍在作壁觀上,而曹操給出的建議不是硬打,而是招降。英雄總是所見略同,能夠拿出最合適的解決方案。但袁紹並沒有采納。

至於袁紹為什麼要拒絕曹操,緣由不得而知,曹操隻知道袁紹是一臉正義的說:“此事休得再提,董卓國賊,西涼軍從賊,其罪可誅。”

曹操是不相信袁紹會這樣光偉岸的,但事實就是這樣,袁紹做了另外一個選擇題,而非嚐試用簡單的方式解決問題。

隻是立場不同,他向來不懂袁紹為什麼會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

三歲看八十,年少時一個人的秉性就已經被身邊的世界所定型,日後想要稍微變化一下也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想要安逸,本就是不易。

好在,廝殺向來不需要諸侯們去做,之前戰事最緊要的時候,陣前的大將們都會將諸多事物處置妥當,根本不會給他們下令的機會。

見不得血的諸侯不是沒有,隻是在這陣前,都得佯裝。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關牆下的人難熬,關牆上麵的人更難熬。西涼軍的士氣因為董卓的死不免下降,但牛輔健在,統帥還在,士氣降低之後,為了活著,所有人又都團結一致了,無論是誰,都不得不拚命廝殺。尤其是關牆上的張濟,他一麵督戰,一麵囑咐自己的侄子張繡不要殺的歡了,忘記了自己的職責。

趙先死了,如同小卒一樣,倒在了關牆之上,在關東諸侯鋒利的弓箭當中被射殺。沒人知道射箭的人是誰,就連射箭的人也不知道自己幹掉的人會是虎牢關前沿的校尉之一。是步卒們的副統領,無甚名氣,卻又統兵頗有一套的趙先。

西涼軍跟州郡的士卒不一樣,在邊疆,入伍之後,十之五六是活不下來,剩餘的人慢慢熬資曆,一次次活下來之後才能升官。趙先這樣的人,西涼軍也是屈指可數。

值得一提的是,他是刺史而非州牧。刺史隻是監察一州官吏,六百石的官員。而太守替天子牧守一方,俸祿是二千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