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長久的寂靜。認識高順的人不知道高順的口才這樣好,認識高順的人,對高順上了心。校場並非一個人的校場,新軍二萬人日日眼熱高順所部,今日聽到高順說的話,總算閉嘴了。
新軍將校並非是嫉妒高順,而是不滿。都是從頭開始,憑什麼他高順就能有三千甲士,自己就隻能一人一把環首刀。現在,他們總算是有些服氣了。高順這話說的漂亮,身先士卒的勇氣擺在明麵上了,誰敢唱反調。
況且高順隱藏了事情真相,大頭兵們哪裏知道西涼軍降了,哪裏知道自己所麵臨的危險並非是危險了。
“我雖小卒,願隨校尉大人同上虎牢關,雖死不悔!”
有一就有二,當三千人一起熱血澎湃,瘋了一樣,吼出這句話的時候,劉協也上了高台。
他身著龍袍,年歲雖然不大,往那兒一杵,卻是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朕今日來,聽到你們的話,很高興。”劉協看著他們說道:“我們都知道西涼男兒都是勇士,現在我們也知道了,三河的子弟兵也是勇士,也有勇冠三軍的誌氣。隻是朕要告訴你們的是,為了大漢,朕也是雖死不悔。”
“朕本想與你們一起去虎牢關的,但朝中諸公不允,說是危險。可你們不危險嗎?打仗是會死人的,你們不要太熱血了,那樣不好。朕還想看著你們衣錦還鄉,子孫環繞呢。朕與你們一樣,都是大漢的子民。朕愧對你們,沒有給你們的足夠的時間,讓你們默契無間。朕愧對你們,沒給你們足夠的時間,讓你們有更多的人能夠回來。不過朕可以答應你們,會在洛陽等著你們回來,會按照名冊,讓你們知曉,心向大漢的人,大漢絕不會虧待你們。”
這都是劉協憑心說出的話,完全沒有道理的話。
高順最先被感動。這是他第一次聽到身居高位的人對下麵的士卒如此體恤。即便是他,對於小卒也不會有半分的憐憫。
“臣願意以死效力!”這是他發出的聲音。
劉協聽到就笑了:“肅循,你是大軍統帥,朕要你帶著他們回來。”
高順重重的點了點頭。
而台下的人也反應了過來,拜道在地,泣道:“陛下仁慈,我等雖死不悔。”
劉協頓了頓,衝著他們說道:“答應我,活著回來。”
校場裏麵的喧囂跟劉協關係不大,他腦袋有些混亂,第一次他發現自己做的事情似乎是在將這個國家的年輕人送上戰場。上了戰場,在這個時代,能有幾個人活下來?
“我好像做錯了一件事情。”劉協冷不丁的在伏壽麵前說道:“
我知道你聽不懂我說的話是什麼意思,但我還是要說。我做錯了很多事,但現在我錯的離譜。我知道我這是偽善,可我還是想做下去。”
寂靜,長久的寂靜。認識高順的人不知道高順的口才這樣好,認識高順的人,對高順上了心。校場並非一個人的校場,新軍二萬人日日眼熱高順所部,今日聽到高順說的話,總算閉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