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惡魔不假,但也隻是用袁紹的本心,告訴他,他應該做什麼。
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為欲望。
“無論如何,都不能屈服,本初你能做伊尹霍光,借助聯軍,摧毀皇權,延續己身。要是運氣不錯的話,本初你也可以做王莽。”許攸又說道。
方才他是言明利害,現在則是在告知他,好處有哪些。
許攸的話帶著煽動性,他知道袁本初此人的性格,知道他需要什麼,自然一言中的,讓袁本初想了又想,最終決定抗爭到底。
這就是許攸想要的,他對大漢的感情是不用言語的,但對讓朝綱混亂不堪的漢靈帝是厭惡之至,恨不得親手殺了漢靈帝。現在小皇帝主政,又讓他看到了主少國疑的未來。
說服袁紹隻是一個開始,緊接著許攸見了鮑信,麵對麵道:“皇帝要殺我等,如何是好?”
鮑信答道:“陛下雖然年少,卻十分仁慈,他尚能寬恕西涼軍,。並無理由我等不依不饒。”
許攸長歎道:“陛下年少不假,可朝堂山的臣子無一不是老狐狸。當初原諒西涼軍的是陛下,不是臣子,他們想要誅殺,同樣想要我等死無葬身之地。現在陛下被說服,無力掌控朝綱,我等身為臣子,隻能束手就擒。任何的反抗都是無理由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啊!”
鮑信依舊不信小皇帝會這樣不顧一切的誅殺自己:“陛下被小人進了讒言,我等大可大軍直驅洛陽,讓奸佞知曉我等的厲害,自然能夠保全性命。”
許攸又道:“陛下年歲尚小,不知對錯,我等做的好與壞,都無關緊要,重要的是上麵的人如何看待我等。我許子遠雖然不怕,我早就死朝臣的眼中釘,肉中刺了。倒是你與本初,孟德三人罪不至此,你們三人都是大將軍的嫡係,是朝廷未來的三公九卿,現在卻成了逆賊,實屬無奈。”
說者有心,聽者也有意。
大將軍三個字蹦出來之後,鮑信倒退了幾步,吸氣道:“大禍臨頭,尚不自知,今日謝過子遠提醒,這洛陽,我真得去上一遭了。”
鮑信色變的樣子落在許攸眼裏,正是恰到好處。他早就準備好了說辭,隻等合適的時機,就全部吐露出來,鮑信現在的舉止不過是意料當中。
大將軍並非不可說,隻是大將軍支持的是自己的侄子,少帝劉辯上位。當今的皇帝可不是劉辯,是劉協。加之,劉協聖母王美人死的不清不楚,誰都知道跟何氏脫不了幹係。就衝這一層關係,鮑信就不敢束手就擒。他是豁出來了,他忠君愛國不假,卻忠的是先帝,對現在的小皇帝,他不僅沒有忠誠度,還心生不滿。
說服鮑信之後,許攸又說服了兩路諸侯,還未定下策略,營帳之外就鬧騰起來了。
不知從何處殺來的兗州刺史劉岱拖著東郡太守橋瑁進了帥帳,嚷道:“豎子無禮,竟敢在我的麵前胡言亂語,是在該打,來人,給他一些教訓。”
他是惡魔不假,但也隻是用袁紹的本心,告訴他,他應該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