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周製(1 / 2)

“住嘴!陛下所見縱是不對,也非你可以評論的!”王允起身,斥道。他的斥罵都是虛的,無論是貂蟬還是劉協都知道他是隨口一說,並無太多斥責之意。

反正他是嘴角抽搐,對王允是無話可說了。

“陛下所言必有深意,貂蟬你不妨聽了陛下的計劃,再做打算。”王允斥罵之後,又緩和了語氣,安撫了一番貂蟬,真的是將麵子裏子都做的好好的。

劉協並不在意老家夥對自己的態度,王允是將自己放在一個長者的位置,而非臣子。做臣子,自然不會這樣跟自己君主說話,但作為長者,他可以居高臨下,跟劉協談人生,談理想。

“朕以為,若是仍舊讓小民在土地上刨食,千百年之後也不會發生變化。朕思慮之後,唯有一個想法,重修馳道,加強南北東西的交流,進而讓商賈之間的交易變得頻繁。從而帶動經濟的同時,修建更多的工廠,吸收更多的無土地人口。朕要做的就是,一個人,隻要願意工作,就可以養活一家人。而不是,朕的大漢,無數人都在土地裏,為了活著,日複一日的做同樣的事情。”

“陛下,此事萬萬可不可!”王允驚呼之後,逐一反駁道:“陛下所說,重建馳道需要花費的物力,人力委實太多,想要短時間見到成效根本不可能。若是像陛下所慮的一樣,在大漢各地推廣,卻是不現實的。此外商賈並非良善,陛下最該做的是打壓,而非縱容。土地兼並更是不該,土地是國家根本!”

貂蟬卻道:“陛下所言甚是,若是還有其他法子,能夠讓小民能夠有所依仗,不一頭紮根於土地,才是緩解兼並的最好法子。至少不會在災年,出現大的災禍。”

兩個人,兩個不同的意見。王允所代表的是他自己,他對商賈是不滿的,篤定商人是壞的。但對土地兼並他又是第一個跳出來,表達不滿的。

貂蟬與之相反,她對新的事物接受力更強,因為出身的緣故,也更能體會小民的艱辛,從而憐憫其人,站在他們的角度,替他們著想。

越是簡單的事情,做起來就越是複雜,王允的想法固然沒錯,卻是過於保守。

“王司徒,朕問你,南方的橘子,你想要吃,如何是好?是隻身前往南方,還是話費無數倍的民力,物力,從南方運來?”他有一肚子的話可以用來質問王允。

“不吃即可。”王允的回答讓劉協氣急敗壞,這樣耍賴一樣的回答,本不應該是他這樣位高權重的人能說的。

“臣以為,喜好一物,未必要用價值衡量,南北之物也是如此,不應該為了個人欲望,濫用民力。”

劉協隻是冷笑:“朕能五日從會稽運來橘子,也能五日將十萬大軍運送到會稽去。對,朕濫用的民力,會換回來大漢的未來。朕能做的事情很多,未來的事,王司徒,你老了,還是交給貂蟬處置好了。”

“對了,貂蟬從今日起就是朕的貂蟬了,作為朕的女官,官名還是叫貂蟬好了。還請司徒見諒。”

“住嘴!陛下所見縱是不對,也非你可以評論的!”王允起身,斥道。他的斥罵都是虛的,無論是貂蟬還是劉協都知道他是隨口一說,並無太多斥責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