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做不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前輩們想要做到的事情,為的就是鞏固皇權,鞏固統治,讓劉家繼續成為封建頭子。
這是劉協所無法解決的問題,他是皇帝,天子,既得利益者。他不想做出堂下何人,為何狀告本官的戲碼。
隨後曹魏滅亡是在世家大族的做大,而東晉的滅亡則在得國不正上麵。曹魏的開國元勳的封邑隻是東晉開國的幾分之一,十分之一,足以說明一切。
加之鍾會這樣的人,都能反叛,司馬炎隻能更加優待朝堂上的大佬了,不是他執政為寬,而是他所麵對的局勢,隻有這樣才能延續下去。
改變是不可能改變的, 這輩子他都不會改變,做出違反自己本意的事情。
他是小民出身,知道怎麼對更多的小民有好處。而不是作為一個統治階級,忠誠於自己的階級。
有識之士曾經說過,隻有背叛自己階級的人,沒有背叛階級的階級。劉協能做的僅僅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關懷能夠照顧到的小民,盡可能的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罷了。
跟袁紹一樣,隻能關心自己身邊的人,目光之外的人,是照顧不了的。
時代有自己的局限性,想要做好一件事,最重要的不是按照自己的本心去做,而是順從某一部分的人。
他能順從的僅僅是世家大族,隻有當權者才能發出自己的聲音。碌碌無為的小民,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東西究竟是什麼。
一開始,劉協不向世家大族妥協是為了讓更多的人過上好日子,現在則是為了延續自己的統治。
書讀的愈多,他就對政治越熟悉,越清楚自己應該做一些什麼,才能延續自己的統治。從根本上來說,延續自己的統治就是讓更多的人站在自己的陣營,從而讓小民能夠活的好一些。這是他現在唯一能做的一件事情,貫徹自己的意誌。
劉協並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樣高興,麴義的到來不過是一件小事,手下有一大票名將,並且還有許多人閑賦在家之後,他更關注的是忠誠度。
每一個統治者,需要的都是能夠貫徹自己意誌的人,因為統治者都是獨裁者,都是暴君。無論他隱藏的有多好,手段有多溫和,都掩蓋不了事實,他的本意。
等詔書變成帛製的,從口諭變成命令之後,隻需要在送到太尉府,就能夠成為正式的命令。黃琬並不會拒絕這樣的任命,他清楚自己現在不被皇帝所信任,還能呆在這個位置,僅僅是,自己放棄了對實權的渴望。
送走了王越跟麴義之後,蔡琰方才吃吃笑道:“你方才,好像一個人。”
“誰?”
“當今天子。”
“啊,我就這樣被割裂,被你當做兩個人了?”劉協明白她的意思,可還是忍不住將心裏話說出來,調侃一番。
“在我看來,你遠遠不止兩個模樣,還有三個,四個,乃至更多。我看不清你究竟是什麼樣的人,不知道你心中是如何想的。但我知道我並不討厭你。”
可他做不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前輩們想要做到的事情,為的就是鞏固皇權,鞏固統治,讓劉家繼續成為封建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