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錢幣(1 / 2)

所以,他們的生活好壞,才和國家有所關聯。沒有國家庇護小民,在這個年代,不被充做兩腳羊就算好事,人性之壞,是無法估量的。

在仔細考察之後,貂蟬準備了另外一個答案,交給劉協,她那日在崇政殿上抑揚頓挫道:“陛下,工坊之事,想要厘清,絕非是短時間能夠做到的事情,現在府庫空虛,工坊能夠順利開工,全在陛下支持。而非少府,司徒府的支持。”

劉協了然於胸,王允那隻老狐狸對工坊從來就不放在心上,對他這樣的老臣才說,軍國大事,才是大事,其餘的事,都不算事情。

要他從國庫出資,是萬萬不可能的,劉協要的也不是國庫出資補助工坊,而是工坊的主權。準確說,他想要的是工坊的未來主權,而非現在。

現在的工坊太小,無論是人手,還是行業都太少了,除了軍工業現在在大漢是首屈一指的,其餘的未必是獨霸一方的小型世族產業的對手。

耕讀傳家的世家可不是好惹的,能夠在曆史長河,保存自身的,永遠都是少數。

隻有規模化才能讓產量驟然提升,誕生新的階級,資產階級。資產階級並不壞。在所有的曆史時期,進步都是好事。用未來看待現在的局勢,未免有失公允。

但一如世家子們無法認清楚工匠帶來的巨大價值,官員們,劉協身邊的公卿們,同樣不知道陛下不將目光放在軍政上麵的用意何在。

說起來也不是劉協不將軍國大事放在眼中,而是軍國之事他現在已經是寸步難行。時至今日,王允楊彪黃琬三人總算是在某些事情上麵達成一致,在限製皇權上麵,他們是一心的。

很多人都將士大夫作為皇權的支持者,這是不多的。無論是世家還是士大夫,都在做一件事,讓自己擁有更多的話語權。而想要話語權,就得從自己的對手手中爭取。於是,他們不約而同的想到了限製皇權,美名其曰,不要讓昏君主掌朝政。

實質上,明朝的內閣製度就是限製皇權最好的例證,隻是當政者並無公心,沒有將自己當作是大明的主人,一心想著為自己的小家牟利,最終至使大明覆滅。

王允想要從行政手段上限製劉協,他的司徒府,跟錄尚書事,擁有的權力,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比擬丞相的,而漢時的丞相不是某些朝代的傳聲筒,而是真正掌握大權,可以獨斷的。

隻給工坊最低的需求水平,跟劉協將工坊從舊有的行政體係剝離,是王允最後的妥協。他不想,也沒有能力給工坊更多的物資,進行補充。

劉協則是想著,擁有自己的財政體係,用來補貼皇宮,宗室,還是一些臣子。他一直都在為爭奪更多的話語權做努力。

不過此時的他,需要麵對的不是自己,而是心神不定的工匠們。他們向來摸不準當政者的喜好,有無法超脫時代的局限,隻能在權貴的趾高氣昂下聽命。

所以,他們的生活好壞,才和國家有所關聯。沒有國家庇護小民,在這個年代,不被充做兩腳羊就算好事,人性之壞,是無法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