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似水樓上神仙客(1 / 2)

取之大學的話語,用在任何時代都不會過時,隻是此處許多人驚愕之餘,都隻是感慨這紙的好,他們早早聽到好事者將紙張一事說出,告知是陛下親自命令工坊所做。

可大多數人的目光,始終是停留在自己麵前的飛白體上麵,他們根本不在乎這紙是誰做的,就算是陛下做的,自己買,買還不行嗎?

文人向來是恥於談錢的,尤其能夠肆意出入似水樓的士子,大多數都是世家出身,父輩叔叔盡皆在洛陽為官,或是千裏迢迢遊學而來,家中未必高貴,隻能帶上黃金數百兩。

文人的富貴並非指的是俗物,而是家中藏書。荀氏一族來自於荀子,陳群老祖宗滅國之時,已經將稷下學宮搬空,遷移到了潁川。這等私藏,縱然是劉協眼見了,也會眼熱。鬼知道他們藏了多少自己未曾見過的古籍,多少前人的見解。

是的,概於沒人問價,肆意揮灑的金銀讓常遠猶如隔日,似乎這才是屬於自己的生活。工坊真的能夠像陛下說的一樣,改變世界。

忽的,又來了七八人,為首者問道:“蔡侍中可在此處?”

小廝答道:“蔡侍中在三樓,想要先要通過羽林衛方可。倒是二樓上麵,有蔡侍中手書,諸位大可去觀摩一番。”

他說著殷勤的引路,對當朝的高官,他向來是崇敬的,非但不敢暗地裏使壞,還要在各種情況下,做好自己份外的事情。

今日所來,大多都不是酒客,而是慕名而來的士子。

為首者上樓後陡然一見飛白體,便稱讚道:“這等書法,當世一絕,當真妙不可言。文若請看,這手法蒼勁有力,可是尋常人所能有的?”

荀彧卻道:“我所見不過是冰山一角,卻也明悟蔡侍中之名並非虛名。昔日熹平石經在下雖然看了,卻沒有太深切的感悟,今日這書寫在——紙上麵的大學,倒是妙不可言。”

小廝提醒之後,荀彧更是眼中熾熱,緊接著問道:“此物可是蔡侯所造的紙?”

小廝幹笑一聲,解釋道:“回稟公子,小人見識淺薄,並不知道此物究竟是否與蔡侯有所關係。不過你等可以去問詢一番羽林衛,看看羽林衛願不願意讓諸位上樓一看。”

鍾繇聞言朗聲道:“在下廷尉正鍾繇,慕名而來,還請蔡侍中見上學生一麵。”

“可。”

這並非是蔡邕的聲音,而是常遠。他見這幾人談吐不凡,衣著樸實,並無洛陽的奢華,便知曉這是外地而來的士人。此刻戰火連天,外地而來的士人不多,像他們一樣語調幾乎與洛陽一樣的更是少之又少。

但在鍾繇自報家門之後,常遠笑吟吟的將其迎了上去,說道:“既然廷尉正來了,咱家也不阻攔,還請上去與蔡侍中一會,隻是切記,輕言少語為妙,蔡侍中正在作畫。”

此言一出,鍾繇下意識地將腳步放緩,唯恐驚擾了蔡邕。荀彧不為虛名所累,反而問道:“這可是蔡侯改進的造紙術?”

取之大學的話語,用在任何時代都不會過時,隻是此處許多人驚愕之餘,都隻是感慨這紙的好,他們早早聽到好事者將紙張一事說出,告知是陛下親自命令工坊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