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普進言道:“還請主公前往新汲修整,軍中這幾日受了風寒之人越來越多,時間久了,將再無一戰之力,還請主公恩準。”
紀靈毫不客氣的拒絕道:“孫太守,此事不可行。行軍作戰乃是大事,萬萬不應該為了去去小卒耽擱。我等做的事是利國利民大事,便是折損一二小卒,又能如何?此刻我等需要做的事情是保存自身,隻有保住了我們自己,才能應對漢軍糾纏,才能將逆臣擊敗!”
他言辭懇切,說出來的話,未必是自己所不信的。他相信自己做的事情是對的,無他,利益使然。洛陽的小皇帝是不可能會相信紀靈的,也不會委以重任。無論大漢有多好,他紀靈都隻是一介匹夫,隻能供人驅使。別說統帥大軍,便是憑借武勇成為軍侯,都是天大的難事。
大漢運行無數年,所有的規章製度都是有跡可循,冰冷的。大多數人在這個製度下,都是被驅使的一部分,終其一生,也不會有半點的改變。人就是在一點點的徒勞無功當中,耗費掉了自己最後的一點精力,再無容身之地。
程普不為所動,繼續勸道:“小卒乃是我軍根本,若是肆意犧牲,拋棄。末將唯恐日後天下再無我等容身之處,還請主公三思而後行,切勿信了紀靈將軍所言。其人說的雖好,卻如空中樓閣一般,不切實際,並無價值。”
紀靈聞言大怒道:“豎子無謀,當斷不斷,反受其害。你若是有半分的豪言壯語,本將軍都信。唯獨憐惜小卒一事,卻不是你應當做的。你程普我雖不認識,可孔伷之敗,盡皆在於你手,今日你逃脫而來,還說出這般話語,簡直可惡!”
孫堅無奈,隻能從中勸和:“此事暫且擱置,等到了新汲,再做打算也不急。此番日夜兼程,我等隻求一條活路,若是不能活下,才是天大的禍事。事不可為,再行決斷也不遲。”
程普深呼吸道:“此事還請主公慎重行事!”
紀靈也道:“若是孫太守不願意如此行事,本將軍自然會將一切是由,轉告我家主公,之後另行決斷,看看你我二軍是否需要繼續合作。”
孫堅不說話,他無法偏倚自己的態度。程普說的很對,喪失軍心之後,便是丹陽兵,也不會再死戰了。人活一世,不僅僅是為了活著,還會想著更多東西。當主將不值得信任之後,下屬會毫不猶豫的進行叛亂,不是他們想要叛亂,獲取額外的東西。而是他們隻想保住自己的小命。
一衣帶水的鄰居馬鹿能夠吃飽喝足去送死。基爾港的德意誌海軍卻做不到,他們無法為了帝國的皇帝,獻出自己的生命。
人與人是不同的,孫堅很清楚自己如果放棄了一部分士卒,會出現什麼。但失去袁術的助力會發生什麼,他更清楚。
程普進言道:“還請主公前往新汲修整,軍中這幾日受了風寒之人越來越多,時間久了,將再無一戰之力,還請主公恩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