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不謀萬世者,不足某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早在酸棗之後,劉協便知道,大漢再無傾覆的危險。關東聯軍的精銳之軍,損失殆盡之後,便是短短時間征募數量更多的士卒,也是沒有一丁點作用的。
兵力不代表戰鬥力。相反,數量眾多的黃巾賊,因為沒有戰鬥力,消耗的糧草眾多,最終不免傾覆。反倒是數量不多,戰鬥力很強的三河精兵加上北軍的組合,輕而易舉就將聲勢浩大的黃巾起義給摧毀,將為首者,盡皆送入地獄。
事實上,酸棗之敗,聯軍損失最大的是甲胄武器。
東漢的製度,導致地方上經濟不獨立,州郡的鐵匠鋪雖然不少,丹藥打造甲胄,弓弩,還是隻有洛陽跟長安,都有這樣的基礎。這是中央掌握地方的關鍵點。
漢時的弩一直都是管製物品,不說秦弩鋒利,就說漢代李淩的戰績,就是出自弩箭之強。現在東漢的弩箭雖然比不上武帝時期的強大,卻也不弱。隻是保有量上麵,少了許多。
即便如此,地方仍舊不敢對中央有所異心。
失去積攢多年的精兵,甲胄,武器之後。這樣一批新的裝備就算湊夠了,也需要見過血,從死人堆裏麵爬出來的士卒才能發揮出最基礎的戰鬥力。
想要以一敵五,不是做不到的,而是隻有真正的精銳,在甲胄武器齊全之下,才能發揮出極大地戰鬥力。
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劉協不會給他們時間休養生息,擴張自己的勢力。他現在已經控製大半個司隸,順便拿下潁川,這都是人口稠密,賦稅很多的地方。加上即將掌握的並州,涼州,等他坐擁三州的時候,諸侯們實力最強的,還未必能真的能夠掌握一州之地。
曆史上,世家們是沒得選,誰都不想跟董卓合作。現在劉協誅殺董卓之後,局勢緩和,世家們現在跟袁紹等人合作才是怪事。他們雖然對漢室正統並不感冒,但漢室正統能夠讓他們的利益不受損失,他們就會支持,反之亦然。
在劉協已經確定自己會掃蕩一切的時候,他的對手們都還在新手村裏麵練級,還沒有未來的規劃。
就像是渤海太守袁紹,他如今所掌握的一郡之地雖然不小,但郡內世族,現在已經離心離德,隻剩下最初支持他的世族,現在咬牙繼續支持。其餘人,都在假裝看不見時局,既不投向大漢,也不跟袁紹合作。
因為他們知道,大漢是不會清算他們的,而此刻加入大漢,也隻是錦上添花,算不得雪中送碳,沒好處的事情,他們是不會做的。
世族都是圓滑的,但出身世族的韓浩卻始終不夠圓滑。或許是年紀的原因,他能夠理解王匡的所做所為,卻一點都不能接受。他想要將自己的委屈藏在心中,用最好的麵貌表明自己對大漢一直都忠心耿耿。
他雖然自詡不是什麼好人,可做的事情,卻是站在百姓的角度。這一點,他在曹魏陣營也是不容於大多數人的。
自古不謀萬世者,不足某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