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不妥(1 / 2)

單單是洛陽一地,消化的無土地小民就能有五萬人,更別說整個大漢了。

街坊傳言,長安即將新建工坊,是真是假,荀彧不知道。但空穴不會來風,小民津津樂道的事情,大多是真的。

而工坊的隨後的人員調動情況並不是秘密,有心人都能探聽出那些人將會前往長安,更廣為人知的事情,更是不會有人隱瞞。現實就是,旁人難以觸及的東西,荀彧一清二楚。現在有了內部報紙上麵的信息,更能判斷局勢的發展。

“報紙上麵的東西雖然普普通通,但似乎,現在大漢在洛陽的官員,都是可以看到這份報紙上,三公九卿,乃至於皇帝陛下所說的話,所想表達的東西,沒錯吧?”

劉協自然是點頭,報紙作為宣傳的工具,在這個時代是當之無愧的霸主,並且這個霸主會延續很長很長一段時間。

“既然這樣,這份內部的報紙,如果交由百姓討論,是否合適?”荀彧問道:“如果陛下認為這是合適的,自然會大力推行,反之亦然。”

劉協道:“現在報紙上的東西過於簡略,加之紙張成本還無法降低,想要讓報紙從一百錢,到一錢,需要很很久,在此之間,我不清楚的是,我們所設想的東西能不能讓百姓接受。讀書識字,現在還是奢侈品。按理說,大漢的百姓隻要能夠認識自己的名字,就已經了不得了,而士人,隻需要將上古先賢的任何一本書通讀,都能算作士人。再這樣的當下,進行大範圍的討論不合理,難以踐行。但將報紙作為對官員職責的補充,倒是合情合理。”

他又著重說道:“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我所見的大多數人都是渾渾噩噩,絕對不會主動去做事情,隻會聽命行事。這樣的人,我大漢太多太多。現在缺的是能夠判斷局勢,主動出擊的人,唯獨他們,才能將大漢這麵旗幟扛在肩膀上,少讓我操心。”

荀彧這下笑了:“這番話,也唯獨陛下您能夠說出來。其餘人,如何也說不出這樣的話。”

劉協搖頭道:“我見過許多人,跟你一般聰明的也有不少。他們卻生不逢時,沒有你這樣好的條件,也沒有你的前途光明。更會不斷地將自己的職責丟掉。人活一世,應當有所目標才對。便是先天不足,前路又波折頗多,最後一無所成。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我所想要的人,但如果你願意的話,我可以給你嚐試的機會,讓你看看這個世界的本質。讓你看看你從未見過的東西。”

荀彧看著劉協,聞著茶香,想著連日來的所見所聞,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露出笑容道:“陛下所願,不敢不從。何況,在下也想看看大漢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

荀彧與其他人都不一樣,他忠心大漢,也有自己的抱負,想要將自己的才幹發揮出來。但經曆過這些事的人都知道,這不容易。曆史他因為跟曹操的路線不同,最終黯然離去,死在他鄉。

單單是洛陽一地,消化的無土地小民就能有五萬人,更別說整個大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