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我們想要的(1 / 2)

結果是什麼樣子,他已經不放在心上了。結果之所以是結果,便是做好所有準備,所獲得的結果。

春種,耕耘,便能秋收。劉協春種了,耕耘了,自然就能夠等待收獲。

要知道,他是皇帝,他所能用的人太多太多。即便大漢的官員全部都是官僚,其中也有想要做出一番事業的人,將這些人提拔重用,其餘人閑置。時間一長,吏治自然清明。

“朕相信你們的決心,就像你們要相信朕的決心一樣。朕對大漢的商業非常不滿意,一直想要改變。現在有了你們,把握更足了。日後無論是西域,重開絲綢之路,還是南下交州。朕希望太陽所籠罩的地方,都是大漢的土地。大漢的土地可不隻是需要官吏,還需要商人,農夫,各行各業的人,都是需要的。”劉協慷慨激昂,將自己的不滿跟希冀都展現在他們麵前。

他相信,甄琅跟糜芳會為了自己所描繪的藍圖而奮鬥,為了名望不斷奮鬥。

這個時代,利益並非是所有人都想要的,而名望才是大漢立國四百年,所崇尚的東西。就像是商人賺到錢之後,想要獲得更多的名望,從暴發戶,變成紳士一樣。看似不合理的東西,實際上有自己的道理。他們所想要的便是這個時代,最珍貴的東西,可以傳家的東西。

如果到了資本橫行的時代,真正做主的也就是說資本了,而不是滿朝的官吏。

執政者,必須為既得利益者發言,並且不管他們做什麼的,是否道德。這便是封建製度存在的基礎,保護勳貴,世家的利益,讓其一直延續下去。

再次拜過之後,他們方才離開崇政殿。

這一天,對甄琅跟糜芳,都是此生絕對不會忘記的一天。他們所見的,所聽到的都是聞所未聞的東西。他們從未想過,素來仁慈的皇帝,說出來的話,比家族當中的老狐狸更深奧,以至於他們始終弄不懂皇帝究竟想的是什麼。

皇帝所言的所有東西,似乎都是為了自己好,才做出的決斷。可偏偏,他知道皇帝這樣說,絕對不是為了自己這等小人物。或許換一個人進來,皇帝還會說出同樣的話。

而他不必比甄琅,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能夠踏足崇政殿中,接受陛下私下的相見,這不應該是他應該擁有的待遇。

他感受到了皇帝對自己的重視,不是敷衍,旁人看在自己兄長的重視。而是陛下真真切切的將重任交給自己,讓自己為大漢效力。

夢中都不應該出現的情形出現在自己麵前,糜芳除了感慨,還是感慨。

“這便是你我夢寐不可求的東西。”甄琅出了崇政殿,便低聲說道,他恨不得將自己的喜悅分享給每個人。卻又無法說出自己的最想說的話,將自己的情緒肆無忌憚的表達出來。此處並非酒肆,而是宮中,規矩森嚴。

結果是什麼樣子,他已經不放在心上了。結果之所以是結果,便是做好所有準備,所獲得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