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弋居(1 / 2)

不得不說的是,這還是一切順利的情況下才有的結果,如果出現戰亂,天災人禍,需要賑濟百姓的話,需要的糧秣還需要洛陽進行補充。

在將自己的所見所聞上書之後,貂蟬確信一件事情,單單是在三輔一地,兼任大司農的職責,在旱田推廣夏秋種植的蔬菜,需要更多的鐵器。

在兵甲產量達到上限,需要更多的工匠的當下,長安的四千餘工匠,分門別類之後,用於打造兵甲武器的已經到了上限。加之,這樣做會讓庶民需要的鐵器數量變少。

貂蟬在不得已之下,一邊培養工匠,一邊將目光放在了相隔不遠的弋居縣上麵。

弋居縣還在大漢的統治之下,但縣令是段氏的人,是前太尉段熲的族人。別說長安並非行政中心,對北地郡沒有管轄的權利。就算是有,弋居也不時軟柿子,想要將其吃掉,不容易。

從中平年間,地方勢力進一步做大,段磬能夠成為縣令,更多的是能夠掌控弋居的勢力,能夠上書表達自己的忠心,才成為弋居縣令。說白了,他是妥協的產物,在皇帝無法管轄地方下,地方自治的產物。

這樣的人,想要將其撤換,並不容易。司馬防思索良久,並未打算當即掌握弋居這樣的產鐵重地。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動用刀兵會破壞當下的平衡,法衍也將弋居的實際情況告訴了司馬防,而非隱瞞。任何人隻要花費功夫打探,都清楚弋居將鐵器肆意出售異族的信息。

貂蟬自然也清楚這一點,她此次前去並非是涉險,而是去看看弋居的鐵礦是否如同傳言一樣的產量極高,能夠帶動弋居,長安的發展。

司馬防知曉貂蟬的打算之後,發現自己無法製止,便索性讓貂蟬去弋居看看。隻是在人手上麵,他請來郡尉,約定出動一千人的騎軍,就在弋居附近巡守,為的就是從側麵保護貂蟬。

如今涼州三輔並非是獨立的,而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弋居的歸屬必然會影響到整個局勢的變化。

司馬防在與朱儁密談之後,發現現在並非是發動涼州戰役最好的時機,但也不是最壞的時機。

隻要能夠快速掌控弋居礦,就能夠從根本上控製羌亂的影響,進而掌控北地郡,與並州有所聯係,大漢在區域內的兵力集結會更迅速,投入更多的兵力。

最終拍板的人還是遠在洛陽的劉協,他心中不安,清楚這件事情絕對會引起羌人的反撲。別的不說,係統所生成的任務就讓他心中懊惱,為什麼要讓貂蟬獨自一人前往長安,處理長安繁雜的事物。

他現在隻有一個念頭,巡撫三輔,讓大漢的威儀,重新降臨三輔之地。讓涼州戰役按照自己預計的開展,勢如破竹,大漢能夠重開西域都護府,開啟絲綢之路,為日不落帝國的建立,打好堅定的基礎。

不得不說的是,這還是一切順利的情況下才有的結果,如果出現戰亂,天災人禍,需要賑濟百姓的話,需要的糧秣還需要洛陽進行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