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分享——尊重、自由、愛與包容(1 / 1)

讀者分享

——尊重、自由、愛與包容

歐兒(豆瓣網友)

如果你的女兒小學五六年級就濃妝豔抹,你會怎麼做?如果你的兒子在超市“順手牽羊”,你會怎麼做?如果你的兒子選擇比自己大四歲又曾有過婚史的女人做老婆,你會怎麼做?當孩子上大學選擇哪所學校時,你會不會把自己的喜好強加給孩子?當女兒放棄研究生課程去做全職媽媽時,你還會不會支持她的決定並以她為榮?當孩子們成績懸殊時你又能不能做到一視同仁……

或許是由於東西方教育理念的差異,或許是因為個人成長中已經潛移默化的某些觀念,看《慢養》總是給我一些意想不到的體驗。原來還有這樣的父母,原來還有這樣的家庭教育方式。尊重、自由、平等、包容、愛與支持,這是黑家父母的慢養教育給我的最深切的感受。

中國的父母總是包辦了太多子女的事情,從該發展什麼樣的業餘興趣到該上什麼樣的大學、選擇什麼樣的專業,再到工作以及另一半的選擇。與其說是關心,不如說是一種幹涉。有幾個父母能徹底放手讓孩子發展自己的興趣?像跳霹靂舞、潛水、高空跳傘,估計通通會以妨礙學習為由扼殺在搖籃裏。又有幾個父母會在做家庭重大決策時認真征詢五歲孩子的意見?或許孩子發表不出什麼意見,但受到重視和可以自由發表意見的習慣卻會伴隨他們成長。尊重與自由可以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和慎重思考後做出選擇的習慣,並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選擇負責,父母要做的最好是給出意見而不是強加幹涉,畢竟人生是孩子自己的人生。就像一粒種子,我們隻需要嗬護孩子長成他們應有的樣子,而不是事先畫出一個樣子讓他們依樣生長。

父母會帶給孩子的影響實在太多。遙想小時候,曾因父母責備我時說過的一句話而很長時間不敢在別人麵前說話,總覺得這樣說不對,那樣說也不對,我現在不太自信的性格或許可以從那時看到端倪。而周圍很多小朋友經常因為做錯事受到父母的冷落甚至白眼,學習不好加調皮搗蛋就被貼上“壞孩子”的標簽,父母在心裏認為孩子是壞孩子,孩子也會認為自己就是壞孩子。因此,父母對孩子的愛與包容尤為重要。愛孩子,告訴他,家是愛的港灣,無論他成績好不好,無論他怎樣調皮搗蛋,他始終是爸爸媽媽最愛的寶貝。請包容孩子的過失,錯的是孩子的行為,而不是孩子的人。父母相信孩子,孩子才能相信自己,父母不放棄孩子,孩子才能不放棄自己。

總的來說,《慢養》是本很好讀的書,說它好讀是因為沒有什麼特別深奧的內容在裏麵,隻需要像看故事一樣一篇一篇讀下去,時而為黑家人濃濃的親情所感動,時而被書中提到的育兒理念所觸動。雖然書中推薦卡內基培訓的痕跡過重,但仍是值得父母們閱讀的好書。孩子是慢慢養大的,也許很多好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經驗我們一時難以複製或難以堅持實行,但至少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努力,一起分享他們的,同時也是我們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