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瀾暗湧(2 / 3)

“老太太怎樣?”錢嬤嬤小聲詢問門口伺候的丫鬟。

丫鬟朝內努努嘴:“二太太跟大姑娘在跟前呢,勸了半天了,沒聽見老太太言語一句。”

錢嬤嬤想了想,站在外頭捋順跑亂的頭發,又抻了抻衣服褶皺,看看上下妥當,這才悄聲進了屋。

“……您老人家喝口熱茶順順氣?”廳堂裏幾個小丫鬟垂手恭肅而立,隔著湘妃竹瑞鵲報喜的簾子,張氏柔和的聲音從裏頭傳出來。

須臾又聽見藍如璿略帶焦急的勸慰:“您總這麼不吃不喝的可怎麼行?眼看著早飯時辰早就過了,您還沒吃一點東西,熬壞了身子豈不讓大家擔驚受怕,咱家上下可都指望著您呢。”

“是呀,您好歹喝點水也行哪。”張氏道。

錢嬤嬤輕輕咳嗽一聲,在簾外稟報:“老太太您可好?老奴來了。”

一直在羅漢床上悶坐無聲的藍老太太這才有了些反應,嘴角動了動:“進來吧。”張氏和藍如璿對視一眼,雙雙上前給錢嬤嬤打簾子。藍如璿堆了笑:“您老人家可算來了,這半日祖母不吃不喝的真是愁壞了我們。”

錢嬤嬤朝兩人福身行禮,口上直道謝:“怎敢當二太太和大姑娘親自打簾,折煞老奴了。”

藍如璿笑道:“祖母誰的話都不聽,也就是您能勸著點,我們可都指望您了。”

“不敢不敢。”錢嬤嬤上前給老太太請安,拿眼詢問羅漢床邊侍立的吉祥如意,兩個丫鬟都是一臉苦笑的搖頭。

錢嬤嬤正要說話,藍老太太麵無表情朝向張氏母女:“回去吧,別在這裏鬧騰,讓我靜一靜。”

這話不太客氣,藍如璿臉上笑容一僵,轉而趕緊又笑起來,“錢嬤嬤來了,那孫女就不打擾您了。母親,咱們回去?”

張氏恭恭敬敬朝上福身:“媳婦告退,婆婆您好歹吃點東西,媳婦過會再來看您。”

老太太揮了揮手,將兩人打發了。

一出南山居,眼見四周無人,張氏的笑臉就耷拉下來。“鬧騰?原來好言好運的勸了她半日,隻算是煩人的鬧騰?”

“是以可見祖母有多生氣。”藍如璿溫婉的笑意換成了嘲諷,抬起帕子輕輕抹勻鬢邊脂粉:“祖母越是生氣,伯母就越不得好過,這場火無論是因何而起,可是燒得好呢!”

張氏尋思一下,也覺得頗為有理,被婆婆惹出的火就全都轉到了秦氏身上,“正是,讓她再跟我爭,讓她再害我,這下她可是倒黴到家了!先禁足了一個三丫頭,我看她如今處境怕是還不如禁足的呢。”

母女兩個慢悠悠的帶人往回走,眼見著園中景色如許,走到火場附近卻是一片焦黑不堪入目,張氏駐了足,遠遠看著場邊孤零零悶坐的秦氏,兩道頗有些濃黑的眉毛就不由高高揚起。

南山居內室裏,近身的吉祥如意都已被遣出,連帶喚走了外間侍立的小丫鬟們,還順手關了房門。外麵天光不明,即便幾扇窗子都是大開著,屋裏也是灰暗的顏色。絳棕色高高低低的家具立在四周,平日裏看著莊重富貴,這樣的光線下就顯得太過沉凝,連案上美人瓶裏供著的時令鮮花都被染上了陰暗的灰色。

唯有錢嬤嬤陪在藍老太太身邊,側坐在羅漢床下的腳踏上,像舊年時光裏主仆相對時那樣,一下一下輕柔地給老太太揉著酸脹的小腿。

“老奴知道那地方對您有多重要,那是您跟老侯爺第一次見麵的地方……那年春天花開得早,您在樹下站著看花,老侯爺就在屋裏頭看您。”錢嬤嬤露出溫和的笑,“後來,遭了事,在京裏過了那麼久,回來的時候家裏處處都不像樣子了,唯有這賞春廳周圍開著花,樹長得老高,您就說是上天保佑著老侯爺和您哪……”

“影心,別說了。什麼都沒了,還說那些有什麼用。”

藍老太太麵目淒惶,眼睛瞅著窗外虛空,仿佛看見昔年蒙著瑰色的舊事舊影。

錢嬤嬤笑著搖搖頭:“您錯了,賞春廳不是沒了,是老侯爺天上寂寞,收了它去當做小憩的居所。那裏頭滿滿都是您和老侯爺的回憶,您看著它憶了這麼久,也該給老侯爺看看啦。但您這麼隻顧傷心,讓老侯爺知道了還以為您和他賭氣呢,又該罰自己抄情詩哄您了。”

藍老太太低頭瞅瞅錢嬤嬤,雖然心裏難受,還是忍不住被逗得露了些笑容,“你就知道拿我尋開心,這麼大歲數了,滿口裏都是些什麼。”

錢嬤嬤見主子露了笑臉,站起身拿了熱茶端過來:“您且喝點東西熨帖腸胃,老侯爺在天上看著呢,見您這樣該多傷心。”

藍老太太接過茶,捧在手裏沒喝,但那熱熱的溫度卻讓她冰冷的手慢慢暖上來。長長歎口氣,老太太剛露出的一絲笑意又換做愁容。“老侯爺要是真能看到,就該托夢來看看我,扔我一個人對著這些不成器的兒孫,我心裏是多苦他知道麼?”

說著就淌了眼淚,“為了一點點管家權,竟然什麼都不顧了,敢殺人,敢放火,真不知我哪天睡下去就著了她們的道,再也醒不過來。”

錢嬤嬤趕緊攔住她:“您這是想什麼呢。給她們再大的膽子也不敢跟您怎樣啊,沒看大家見了您都緊趕著奉承討好麼,恐怕您一個不高興懲治了誰呢。您威風富貴地坐在這裏,任憑什麼事也輕易擺平了,有什麼可怕的。”

拿了幹淨帕子給老太太拭淚,錢嬤嬤試探著問:“您是說,這火……是人故意?”想起園中房舍都在植造房維護修葺之下,錢嬤嬤立刻明白了主子所指,驚疑道,“不能吧?這才交出去多久,她怎麼敢動這樣的手腳,豈不是自己給自己找不自在。”

藍老太太微微冷笑:“你沒看她在火場那個得意的樣子呢,眼睛裏全是笑,還偏偏要裝出痛心疾首給我看,我竟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讓她拿我當傻子。衣衫不整跑得氣喘籲籲的,好像她趕來得有多匆忙,可腦袋上金釵玉簪一樣不落,齊齊整整插了一頭,要真是忙著趕來的,哪有空插這些玩意!”

錢嬤嬤聽了亦是無言,低頭想了半日,才遲疑著開口:“她慣會做這些表麵工夫,您見怪不怪倒也用不著生氣,隻是這走水的事……老奴覺得您還得想想,不一定是她。她是精細人,一定不會才交了權沒多久就做這個,明著跟您作對。”

“說不定正是因為她覺得別人會這麼想,才要反其道而行之。”

錢嬤嬤知道主子早晨一定是被氣壞了,所以才不管不顧地出了這樣的想頭,且又不能擔保那位一定不會做,倒也不好深勸,隻得道:“到時拿了附近上夜的婆子和植造房的人仔細問問看吧,您現在先隨老奴去吃飯可好?吃飽了有了精神才好應付這些事。”

梨雪居裏外間的窗子全都敞開著,為著如瑾不喜憋悶,愛讓風和日光進屋子相伴。然而這樣的天氣裏,再怎麼開窗也是沒有日光透進來的,屋裏屋外俱都是暗。而且,因了昨夜的大火,東南風吹進來帶著些微的焦煙氣,什麼花香都被衝散了。

碧桃站在廊下,手裏端著水仙臘梅銅盆,盆裏是剛剛打好的洗臉水,水麵還飄著養顏凝香的鮮花瓣。隔著窗子她朝屋裏喊:“姑娘別擔心啦,那邊早就安定下去了,您這一上午擔驚受怕的連臉都沒洗,頭都沒梳,讓人笑話呢。奴婢給您打了洗臉水,這就進屋伺候您。”

就聽青蘋在裏頭笑:“別隻顧著說嘴,趕緊端水進來。告訴人把梳頭水也換了新的來,屋裏這罐都快用完了。”

“哎唷可不是,忘了這茬。”碧桃左右看看,將手裏銅盆交到門口站著的一個上年紀的老媽媽手裏,“鄭媽媽勞您給姑娘端水進去,我去後頭拿梳頭水。”

鄭媽媽是南山居的,就像五姑娘藍如琳身邊盯著做針線的那位一樣,因了如瑾禁足,是藍老太太特意派過來伺候的。她整日也沒什麼事可做,就是看著別讓如瑾往外頭傳東西。然而來了之後如瑾待她很客氣,每日行動坐臥又規矩,實在沒什麼可看著的,鄭媽媽頗覺不好意思。此時見碧桃主動讓她幫忙做事,連忙笑著答應了。

端著水盆進屋,聽見如瑾正在那裏跟丫鬟閑聊。“……這些日子梳頭水比往日香了許多呢,以前總覺著濃香不好,可這用慣了之後,再用淡香的反而不習慣。”

青蘋打開一個海島明月的舊窯白瓷小罐子,湊近罐口聞了聞,道,“其實這香氣也不怎麼濃,比別人用的淡多了,隻是姑娘以往用得氣味太淺了些,才覺得這個濃烈。”

如瑾親自拿過罐子聞:“是麼?我還是覺著香氣重,怕熏著別人。”

不經意回頭間卻看見鄭媽媽端著洗臉水進屋,忙吩咐青蘋:“快去接了!碧桃真是的,怎麼能讓媽媽做這些瑣事。”

青蘋趕緊上去接了水,鄭媽媽笑道:“我不就是來服侍姑娘的麼,姑娘這麼客氣倒讓人不安。”

如瑾指了指一旁錦杌:“媽媽快坐,別說這些讓人慚愧的話。原是祖母看我不穩重,專門讓您過來教導我規矩的,可不是讓您來幹活。”

說著將手中瓷罐遞給鄭媽媽,“正好您來了幫我聞聞看,看這香氣重不重。身邊幾個丫頭都聞慣了不覺得,我總怕是氣味太濃了熏著人,也失了體統。”

鄭媽媽看如瑾這樣尊重她,心中也是歡喜,欠身在杌子上坐了,接過瓷罐湊在鼻端輕輕地嗅了一下,繼而驚訝道:“這樣淡的香氣姑娘還覺得重,那可真沒再淡的了。姑娘平時身上就沒什麼脂粉氣,原來用的都是這樣的東西。”隨後又聞了一下,讚道,“這水味道雖淡,卻是怪好聞的,也不知是怎麼做的。”

如瑾笑道:“是我嫌刨花水太膩,從古籍上找來的養發方子,調製成水每天梳頭用的。媽媽要是喜歡改日我把方子給您,您試著用用。您要是嫌這味道太淡呢,可以多加些白礬在裏頭,聽我院裏配水的婆子說,最近就是加了白礬才香氣重了的,據說味道也能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