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惜別(2 / 2)

“聽起來倒是有些道理。”熙和聞言隻是笑了笑,轉身走回了座位,抬手示意如瑾也坐,“你既明白老七不能敗,可有想過,若他敗了,你當如何?”

“妾身將日夜為王爺祝禱,王爺不會敗。”

“若是萬一敗了呢?”

“沒有萬一。”

熙和長公主還要追問,如瑾搶先攔了她的話頭,“長公主,不知您是否信佛。人心的虔誠佛祖都是看得到的,若人人都為出征將士祈禱,佛祖又怎會忍心讓他們失敗?所以才要召集滿京命婦祈福。”

熙和笑道:“你倒是信念堅定。”

兩人沉默對坐片刻,熙和端了茶:“好了,我也乏了,你回去照顧老七啟程吧,祈福的事情容我再想想。”

如瑾順從起身告辭,臨走時朝熙和躬身道:“當日長公主親手為妾身插簪,破例賜號,妾身感激不盡。不管這次您肯不肯幫忙,妾身依舊永遠將您當做長輩和恩人。”

長公主目光一沉,沒有接話,揮了揮手示意下人送如瑾出府。

待如瑾領著隨侍出了花廳,上轎離去,熙和坐在原處許久沒動彈。身邊人都知道她在考慮事情,靜靜立著不敢打擾,良久,方聽得熙和緩聲吩咐:“備好車馬,明日我進宮一趟。”

身邊最親近的老嬤嬤悄聲詢問:“您這是……”

熙和長公主眼神散漫,看著如瑾坐過的地方歎口氣,“她倒是有些像我年輕的時候。”

“公主,皇上他臥病在床,您不是一直……”

“是,我一直認為皇上的病跟她有關,今日一見,就更加肯定了。”

老嬤嬤摸不透主子的用意,一時住了口,遲疑不敢言。熙和閉目再歎一口氣,比方才的更加綿長,似乎要把胸中悶氣都倒出去。

“他們父子之間的事,我是外人,管不得也管不了。可我到底是藍氏及笄的貴賓,這層關係,再也繞不過去。”

當日往長平王府靠近一步,之後就很難再退回去了。長公主府,藺國公府,以及相幹的一眾親朋,被劃作七王一黨之後要想再與別人親近,恐怕消除人家戒心這一步,就需要大費周章。

何況林安侯私下裏牽線的生意,還有她次子一份幹股在內呢。沾了銀子,更加扯不斷理還亂。

如瑾回到王府,長平王已經坐在家裏了。

“幾時回來的?!”如瑾懊悔在外頭時候太長。

長平王一邊洗臉一邊說:“剛進屋,回來填飽肚子,順便處理事情。”如瑾忙讓人去小廚房催飯。長平王攔了,隨意扯過帕子擦了擦頭臉,“我去錦繡閣,已經讓人送飯過去了。”

如瑾衣服也沒換:“我和你一起去。”又道,“隻在旁邊坐著,不出聲打擾你們。”怕他不肯,緊跟著補充說,“我不累,一點兒都不。”

長平王先是有些驚訝,因如瑾從來不會堅持去錦繡閣,特別是他有事的時候。但這次……他一看她殷殷期盼的眼睛,立刻就明白了——即將分離,她是舍不得他,想多些時間和他在一起。

一瞬間他心裏頭暖烘烘的,緊繃忙碌許久,她的不舍讓他感到些許放鬆。任憑外麵再如何刀兵寒冷,人心如何複雜,回到家裏,總有一份溫情等著他。

“好,那麼一起吃飯。”他牽著她的手往外走,去後麵錦繡閣,路上簡要和她安排府裏接下來的人手,“祝氏依然幫你打理事務,你不要勞累。關亥留給你,至明傷已經好了,這次和我走。唐允關亭他們都在京裏照應,有事你盡管吩咐。我不在家,把侯夫人接到府裏來吧,幫你安胎。”

又說起外麵朝堂上比較靠得住的人,還有京裏的各個頭目,京畿各衛所的情況,言簡意賅說清要點,如瑾很努力的記在心裏。到錦繡閣裏吃過飯,幕僚和唐允他們相繼都到了,以及不常來的莊頭毛旺,還有許多如瑾不認識的人,烏壓壓站了一屋子。

隔著水晶簾,如瑾在裏間的軟榻上歇著,長平王就在外間分派事情。大家都很嚴肅,氣氛也有些凝重,誰被點到,就站出來鄭重施禮,認真應和。如瑾隻能聽見他們的聲音,可光憑聲音也能感覺出大家緊繃的情緒。

“……本王出京,六哥是必定會動的,不管他做什麼你們隻管看著,不要急於收網,本王要的是連根拔起。多花些精力盯著江南,旱情水患連著鬧,最易生變。京裏你們不用怕出亂子,本王留部分兵力在這裏就是殺人用的,誰敢在這時候捅簍子,全以勾結反賊論處,先斬後奏不必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