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中山甄家(2 / 2)

說罷,項敖作揖道歉準備離開。

“項府君稍等,”甄遂心中微急,“其實還有一事,就是府君所製的炭團甄家極為感興趣,希望府君能抽出些許時間詳談如何?”

“哦?甄家也對炭團感興趣?那可是好事,朔方貧窮,若有如甄家如此大富世家大量購買可救了不少朔方百姓。”項敖表現的極為高興,恨不得馬上成交。

見項敖如此,甄遂大鬆一口氣,能談就行。見項敖並非拖遝之人,甄遂也隻得合了項敖的性子,準備直接了當的談,免得傷了感情,甚至任何事都做不成。

“項府君,吾家主上原本是想買斷炭團的製造之術,價格高些也是無所謂,不知府君意下如何?”

項敖臉色就不好看了,如同全黑了般:“製造之術是不可能的,我朔方之地本就無太多特產,糧食更是緊缺,若唯一可幫助百姓謀點生計的手藝都不留下,本官如何麵對百姓。”

好吧,說得如此嚴重,豈不是沒有談的餘地了麼。

“項府君如此年輕變以百姓生計為大任,他日定為不凡。”甄遂也隻得謙虛客套,其實他不知這也是項敖真是想法的一部分。“既如此,鄙人便與府君談談如何采購才是正事。”

項敖也有禮的回答,變臉之快:“理當如此,理當如此。”又引得甄遂一陣臉黑。

談判極為順利,原本項敖以為對方會將價格壓到十五錢甚至十二錢以下購買,卻不想對方直接出價就是十六錢。三人都無任何商談經驗,談的時候大多也是一臉懵狀,項敖隻有自己扛起談判的大旗。

為讓甄家覺得此煤團造價不低,項敖不得不使盡渾身解數表演十六錢的價格自己無多少賺頭,以安其心。將近半個時辰的表演,讓項敖覺得比半天行軍打仗還累,如此冷的天氣,居然腦門出汗。

無巧不成書,項敖如此表現倒更讓對方篤定此煤團造價不低,而且如此表現的項敖也讓甄遂覺得項敖畢竟年輕,經驗太少,不經詐啊。好吧,對於甄遂的內心戲,看破不說破,對大家都好。

順利談妥之後,甄家當場便將項敖庫存的一萬炭團全部購買,並留下定金定下五萬炭團春節過後便來取貨。項敖大約估算後產量應能跟上,甚至還有不少盈餘北上至塞外,撈取外族錢財。

甄家為顯誠意,此次交易全數用金餅代替銖錢。其實天氣也是一個方麵,此時的並州境內攜帶如此多的五銖錢上路,會不會被劫不說,隻是趕路都要累死不少,薑炎就是擔心路途上山匪掠劫,還虧了不少借著項敖的名聲,找五原郡太守郭鴻換取金銀方便攜帶。

一萬炭團價值一萬六千錢,定金方麵項敖也是豪氣地大手一揮隻要不到定貨的兩成貨款,湊足三萬錢折成三枚金餅。

如此一來,項敖從接任朔方郡以來終於有些閑錢。當初為援救百姓,帶回來的多為輜重,量也極少,錢更是不多。在研製炭團和龍骨水車時已花得幾乎沒有剩餘。幸好薑炎及時回來,更帶回一大財神。

交易過後,項敖私人手頭已有三金餅,二十斤銀和數萬錢,也是小有豪強之姿。而甄遂在談定之後,便帶著甄家強壯家仆押著十車的炭團離開。

項敖為表誠意,也是派遣焦猛攜帶二十騎兵協助護送,隨便讓焦猛外出長長見識。離開之時,項敖還不停叮囑護送到冀州邊界之後要盡快趕回來,別耽誤了春節。

還有幾日便是春節,項敖除了關注還在三班倒換的炭團和水車加工之外,就是處理外逃而來的百姓或者外族。對於漢族百姓及外族牧民,項敖並未區別對待,唯一要去便是外來族人必須學習漢文化,說漢語。

此時士族對資源與學問的壟斷,項敖可不敢在此時教授太多東西,隻是把君臣之別,守孝之道等最基礎的禮儀和學問稍作教化。

若項敖現在敢施行普及學問至普通百姓或者塞外異族,別說天下士族不允,就是蔡邕估計也得跳起來。教化之事也並不繁雜,畢竟朔方貧寒人煙少,那朔方郡周邊也同是如此。從項敖上任至今,逃難至朔方的大漢百姓和外族牧民共計也不過六七百之人。

因三封和臨戎地理位置的問題,逃難至此的外族人數最多,將近有兩百之數,其餘幾十漢人難民都還是朔方縣壓力過大遷移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