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昭見狀心生一計,朝項敖使了使眼色。二人確認主臣關係後仿佛天生默契般,項敖一瞬便是領會。
“元直兄說得可有失偏頗了。”項敖臉上掩去喜色,一副愁容道:“敖能得孔明之助定能定能增加朔方百姓民生建設,可考慮的事務太多,敖確實是分身乏術。吾有一弟元直兄也見過,稍有才能,敖安排他此時在雞鹿塞主持重建,預防南匈奴入侵之事。可現在朔方並無能人,想要對付北方的鮮卑敖已愁得頭疼啊。”
“哦?敖弟原來還對鮮卑和匈奴有想法?”徐福頓時來興趣了,“可否說給福聽聽。”
“晚些吧,還是先拜會家師要緊,時辰已不早了。”項敖隨意擺擺手,便獨自往屋外走去。胡昭也隨後跟上,留下徐福在原地恨得牙癢癢,隻得一同跟上。
要拿下這徐福徐元直還得用些招數,主公這招不錯,欲情故縱,哈哈哈...胡昭心中大笑不已。
三人拜訪蔡邕也未耗費太多時間,徐福和胡昭有學究問題需要詢問,項敖天天可來,便留下二人,自己趕到郡衙處理政事。
土地開墾與耕作之事前些日子已安排妥當,項敖也並未太過操心,隻是沒人都在詢問負責的官吏。沃野縣的大片良田的灌溉之事也全部交給馬鈞在負責,雞鹿塞重建之事也不是一日兩日可以完成的。
項敖對薑炎也是極為放心,反正雞鹿塞全是以戰爭要塞的目的在建設,並無農作事務,之事有些許放牧的百姓在雞鹿塞,薑炎雖不擅長農政,不過問題不是太大,不會影響雞鹿塞重建事宜,所以項敖現在考慮的重心都在三封縣是否要改成戰略要塞和朔方郡內行商的事宜。
三封縣的問題還好說,項敖還可以招人商量。可是郡內行商之事就讓項敖焦灼萬分了,自己信得過的人之中並無精於此道之人,項敖雖懂些許,但也是小貓兩三隻,玩不大呀。看來隻得等兩日等胡昭拜訪過蔡邕之後再作商量,項敖如此安慰自己。名士之間的拜訪探究,一般沒有數日是不得完結的。項敖也無法,不可能去阻止胡昭的求學之舉。
數日過後,胡昭終於出現在項敖處理政事的郡衙之中,隨行的還有徐福。
“孔明啊,可等苦吾也。”項敖親切的拉過胡昭,“這幾日吾頭都愁白大半,速速拿點注意出來。”
“哦?朔方之地竟然還有難倒主公之事,那昭得好好瞧瞧。”
徐福在旁也是一臉好奇,在徐福的影響中,項敖離無所不能差的也不遠了。
項敖不知是終於找到述說之人,還是怎的,獨自一人一通苦水整整述說了近半個時辰,一會拉二人到朔方郡輿圖旁,一會又拿出不少資料講解朔方郡現狀。胡昭在一旁聽著,不時點頭,徐福也偶爾也是皺眉沉思。
郡衙中其他文職官吏見項敖如此重視對待二人,心中也是好奇此二人是何人。
“孔明、元直兄,給點注意吧。”項敖說完之後便未再說,等待著二人的回答。
“府君,關於農業耕作之事府君已是做得極好,並無其他太過需要再變更,隻是放牧之事,如何保證牧民安全,雖鮮卑外族一般秋收後才會入境掠奪,昭認為還需準備些許。馬鈞此人確是人才,隻他一人的功勞恐怕就能提升朔方近一倍的糧食產量。至於行商之事,昭雖有些許了解,卻也不是精通,望府君恕昭無能。邊境防範之事,昭覺得三封暫時不作變更,畢竟南匈奴此時仍臣服於大漢,重點預防鮮卑才是正事。”
“孔明此言極是。但南匈奴雖臣服大漢,縱觀春秋戰國至秦代以來,外族無不對我中原之地虎視眈眈,府君所慮實有必要,萬萬不可鬆懈。至於政務之事,孔明盛福千萬。”
此時乃是郡衙,三人並未向私下一人稱呼,尤其是胡昭認主項敖之事,在大庭廣眾之下更是需得注意。畢竟項敖此時還未有建府的權利,若是外傳難眠落人口舌。
有人想辦法確實好,項敖今日太多事情需要考慮,竟然忘了牧民安全一事,極為懊惱,還好發現得早。項敖作令元朔方原都尉張龍安排牧民安全事宜,調暫無何事的焦猛代為負責郡治所臨戎安全事宜。
張龍雖無大才,不過在朔方數年為官,不管是對朔方地形的了解還是與朔方各地勢力的知曉,負責牧民安全一事卻也簡單。何況項敖給他配的五百騎兵,雖不是精銳,但大多也隻預警工作,真有鮮卑來襲,也是項敖自己領兵出擊才是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