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家,一般由我或紮克拜媽媽照顧茶席。
煮茶的活兒則由我承包了,幾乎每天都在不停地煮,以隨時保持暖瓶滿滿當當。不知為什麼大家都好能喝茶,尤其是斯馬胡力。媽媽總是說:“該買兩個暖瓶衝兩壺茶,一壺我們喝,一壺讓斯馬胡力自己一個人慢慢喝。”
有時我們離席很久了,出門做了很多事情回來,斯馬胡力還在餐布前自斟自飲。奇怪的是,也沒見他因此頻頻上廁所。
我們喝的茶恐怕是全天下最便宜的了,叫“茯磚”,十塊錢五斤,壓成磚形,並且真的硬得跟磚一樣。尤其這次買的幾塊更甚,每次都得用匕首狠狠撬,才能剜下來一小塊。茶葉質量並不好,有時掰開時,會看到其中夾雜著塑料紙的殘片或其他異物。但捧起一聞,仍然香氣撲鼻,便原諒了它。
遇到最最硬的霸王茶,別說匕首了,連菜刀都剁不開,紮克拜媽媽隻好用榔頭砸。但一時間仍無效果,她一著急,扔了榔頭就出門拿斧頭。等她拎了斧頭回來,我已經用榔頭砸開了。
有時候砸開堅硬的茶塊,會發現其間黴斑點點,大概已經變質。抱著“可能看錯了”的僥幸衝進暖壺,泡開了一喝,果然黴味很大。但這麼大一塊茶,好歹花錢買的,總不能扔掉吧?再說螺旋黴素不也是黴嗎?說不定能治好我的咽喉炎和斯馬胡力的鼻炎呢,便心安理得地獨自喝了兩大碗。
在隆重的節慶場合,還會喝到加了黑胡椒和丁香煮出來的茶。與其說是茶,不如說是湯了。味道有些怪,但怪得相當深奧。喝慣了的話,也會覺得蠻可口。
聽後來認識的小姑娘阿娜兒說,在過去的年代裏,茶葉昂貴又匱乏。貧窮的牧民會把森林裏一種掌狀葉片的植物采摘回家熬煮,當茶喝。她還拔了一片那樣的葉子讓我嗅,果然,一股鮮辣的氣息,真有那麼一點點茶葉味。
哎,我要讚美茶!茶和鹽一樣,是生活的必需品。它和糖啊、肉啊、牛奶啊之類有著鮮明美味的食物不同,它是渾厚的,低處的,是豐富的自然氣息的總和——經濃縮後的,強烈又沉重的自然氣息,極富安全感的氣息。在一個突然下起急雨的下午,我們窩在氈房裏喝茶,冷得瑟瑟發抖。媽媽讓我披上她最厚重的那件大衣,頓時,寒冷被有力地阻擋開去。而熱氣騰騰的茶水則又是一重深沉的安慰:黃油有著溫暖人心的異香;鹽的厚重感讓液體喝在嘴裏也會有固體的質地;茶葉的氣息則是枝繁葉茂的大樹——我們正行進在無邊的森林中,有一種事物無處不在卻肉眼無察,它在所有的空隙處抽枝萌葉……所有這些,和水相遇了,平穩地相遇。含在嘴裏,滲進周身脈絡骨骼裏,不隻是充饑,更是如細數愛意一般……
卡西烤饢常有烤糊的時候,我燒茶也會有失敗的時候,比如鹽沒放好。這個還好處理,淡了就添鹽,鹹了就另燒一壺白開水兌著喝。
在我家,一般由我或紮克拜媽媽照顧茶席。
煮茶的活兒則由我承包了,幾乎每天都在不停地煮,以隨時保持暖瓶滿滿當當。不知為什麼大家都好能喝茶,尤其是斯馬胡力。媽媽總是說:“該買兩個暖瓶衝兩壺茶,一壺我們喝,一壺讓斯馬胡力自己一個人慢慢喝。”
有時我們離席很久了,出門做了很多事情回來,斯馬胡力還在餐布前自斟自飲。奇怪的是,也沒見他因此頻頻上廁所。
我們喝的茶恐怕是全天下最便宜的了,叫“茯磚”,十塊錢五斤,壓成磚形,並且真的硬得跟磚一樣。尤其這次買的幾塊更甚,每次都得用匕首狠狠撬,才能剜下來一小塊。茶葉質量並不好,有時掰開時,會看到其中夾雜著塑料紙的殘片或其他異物。但捧起一聞,仍然香氣撲鼻,便原諒了它。
遇到最最硬的霸王茶,別說匕首了,連菜刀都剁不開,紮克拜媽媽隻好用榔頭砸。但一時間仍無效果,她一著急,扔了榔頭就出門拿斧頭。等她拎了斧頭回來,我已經用榔頭砸開了。
有時候砸開堅硬的茶塊,會發現其間黴斑點點,大概已經變質。抱著“可能看錯了”的僥幸衝進暖壺,泡開了一喝,果然黴味很大。但這麼大一塊茶,好歹花錢買的,總不能扔掉吧?再說螺旋黴素不也是黴嗎?說不定能治好我的咽喉炎和斯馬胡力的鼻炎呢,便心安理得地獨自喝了兩大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