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關注,那麼大家以後肯定就會加倍小心防範,至少傳播速度可能會降低一些。另外,疾控中心也可能會行動起來,一方麵迅速宣傳預防的知識,另外一方麵可能會找到治療的藥物,或者是製造疫苗。
隻不過,施凝卿發布的新聞,等於是直接否定了之前那些醫學專家、學者關於“季節性流感”、“病毒性流感”的定義,這些人立即在各種微博、微信甚至電視台上對其進行了反駁。
首先,肯定是質疑施凝卿這個新聞界的“實習生”,認為她不過還是個學生,撰稿可能有添油加醋的成分,未必都真實可靠。
然後,質疑杜澤漢教授,畢竟他是中醫教授,而中醫的任何判斷,似乎不能算是“科學的”判斷,所以應該被質疑。
最後,就是齊遇、齊民草堂和莫卿桐了,因為施凝卿的新聞中說這兩位都是“一針見效”的神秘中醫傳承者,隻用一根銅針就可以控製住病情,這讓其他人顯然是不怎麼相信的。
這不,這些記者陸續出現在這裏,無非就是想要“揭穿”齊遇和莫卿桐的把戲。
華夏的不少新聞工作者,其實都是帶著或多或少的功利心,雖然不乏正義之士,但是大部分的時候,新聞還是圍繞著“新聞業”而轉動的,還是被利益驅動的。
這個時候,這些記者來這裏可不是為了宣揚齊遇和莫卿桐的,也不是給齊民草堂打廣告的,他們來做什麼?
挑刺!
因為在他們的背後,有不少的西醫專家、學者、養生專家等等,而這些專家學者的背後,是一些藥品廠商、財團,這是一個產業鏈。
媒體,當然喜歡這些財大氣粗的藥品廠商,所以他們不介意幫幫這些人的小忙,自然包括打壓一些不同的意見。
比如現在醫學方麵的專家、學者都說是結節性流感,應該用“某某衝劑”、“某某口服液”、“某某膠囊”進行預防,或者用“某某藥物香皂”進行洗浴。一旦出現了病症,應該用“某某藥品”進行治療,然後補充“某某微量元素”提升抵抗力、免疫力……
人家媒體的各種軟廣告都準備好了,錢也收了,你施凝卿是誰,杜教授、齊遇又是誰,直接將流感說成是瘟疫,憑什麼啊?你讓媒體的廣告費問誰要去?你讓那些準備好的藥品,怎麼銷售出去?
所以,既然出現了不同意見,那麼就應該好好地打壓嘛。
要不然的話,你齊民草堂一分錢廣告費都沒有給,我們各大媒體還應該給你做免費的廣告?
比如,首先就有記者詢問齊遇和莫卿桐是否有從醫資格證,你沒有證的話,那是不能行醫、診療的啊。
結果,齊遇和莫卿桐沒有說話,直接就被張桂華噴了一臉的口水。
自從莫卿桐治好了她和她的孫女的病之後,張桂華就成了這個藥鋪的誌願者,幫著莫全安照顧一下這裏的病人,引導他們排隊、拿藥,聽見區區一個小報記者竟然敢質疑莫卿桐的醫生資格,當然是直接開噴了,你什麼時候見到老太婆跟記者講道理?
有人關注,那麼大家以後肯定就會加倍小心防範,至少傳播速度可能會降低一些。另外,疾控中心也可能會行動起來,一方麵迅速宣傳預防的知識,另外一方麵可能會找到治療的藥物,或者是製造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