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父李格非為元佑四學士之一,母王氏,亦善屬文。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擅長書畫,通曉金石,尤精詩詞,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李清照十八歲適趙明誠,他父親趙挺之時任吏部侍郎,李格非為禮部員外郎,後李格非列入元佑黨籍被免職,趙挺之則官至尚書左丞。宋徽宗大觀元年(1107年)趙挺之罷相,五日後卒,此後李清照與趙明誠屏居青州(今山東益州)長達十年,共同校勘金石古物,盡得其樂。靖康之後,趙明誠起複知江寧府,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在赴建康途中染疾身亡。李清照自此孤苦無依,飄泊無定所,晚年來往於金華、臨安兩地,境況甚為淒涼。七十餘歲時,李清照抑鬱而終。
李清照詞的風格以婉約為主,屹然為一大宗,人稱“婉約詞宗”。沈謙《填詞雜說》將李清照與李後主並提說:“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易安詞在群花爭豔的宋代詞苑中,獨樹一幟,自名一家,人稱“易安體”。“易安體”之稱始於宋人。侯寅《眼兒媚》調下題曰:“效易安體”。辛棄疾《醜奴兒近》調下題曰:“博山道中效易安體”。詞作自成一體,表明已形成鮮明的個性風神。她所作的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後期多悲歎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父李格非為元佑四學士之一,母王氏,亦善屬文。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擅長書畫,通曉金石,尤精詩詞,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李清照十八歲適趙明誠,他父親趙挺之時任吏部侍郎,李格非為禮部員外郎,後李格非列入元佑黨籍被免職,趙挺之則官至尚書左丞。宋徽宗大觀元年(1107年)趙挺之罷相,五日後卒,此後李清照與趙明誠屏居青州(今山東益州)長達十年,共同校勘金石古物,盡得其樂。靖康之後,趙明誠起複知江寧府,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在赴建康途中染疾身亡。李清照自此孤苦無依,飄泊無定所,晚年來往於金華、臨安兩地,境況甚為淒涼。七十餘歲時,李清照抑鬱而終。
李清照詞的風格以婉約為主,屹然為一大宗,人稱“婉約詞宗”。沈謙《填詞雜說》將李清照與李後主並提說:“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易安詞在群花爭豔的宋代詞苑中,獨樹一幟,自名一家,人稱“易安體”。“易安體”之稱始於宋人。侯寅《眼兒媚》調下題曰:“效易安體”。辛棄疾《醜奴兒近》調下題曰:“博山道中效易安體”。詞作自成一體,表明已形成鮮明的個性風神。她所作的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後期多悲歎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