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曾經給過張桓很多啟迪,為了讓更多的人及早受到心靈的洗禮迪,張桓決定,提前讓這本書麵世,不過現在的作者將是陳小滿而不會是斯賓塞?約翰遜,想來大作家是不會有什麼意見的。
重來一世,還有了過目不忘這個大殺器,張桓沒有理由放過這樣好的機會,更何況這本書確實對於很多人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尤其是對現下的中國人更是如此。
關於《誰動了我的奶酪》的出版,張桓計劃以陳小滿的名義在國外出版,按照此書的正常軌跡發展,最後再引入國內,對於這個時代的國人而言,這樣的心靈雞湯還是國外的好喝。
相比起二十多年後的大國氣度,此時的國人對自己的信心明顯不足,外來的和尚會念經,這種想法在絕大部分人心中很有市場。
現在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因為他的繪畫水平實在不敢恭維,勉強畫上去的兩個小人和兩個小老鼠簡直慘不忍睹,這嚴重影響了他的“創作”進度。
張桓發奮圖強的樣子得到了各科老師的肯定,這小子以前一直在本科線上下徘徊,這次竟然一下子突破了本科線,甚至還高出了十多分的樣子,現在又這樣努力,將來肯定很有前途。
噴壺特意到張桓麵前轉悠了幾次,看到他正在奮筆疾書英文,以為他在突擊強化英語。
臨近高考,很多老師明白,讓學生調整好心態才是最重要的,至於怎麼調整,每個學生都有自己不同的方法,所以包括噴壺在內,沒有人對張桓的“走神”提出異議或是批評。
在這樣一種怪異的氛圍裏,張桓“創作”的《誰動了我的奶酪》終於在7月6日完成了初稿。
看著厚厚的一打稿子,完全是張桓的手寫字體,配帶了很多幼稚不堪的插圖,張桓的心裏滿是成就感。
小心地把稿子放進早就準備好的文件袋裏,張桓的心才稍稍平靜下來,明天就要高考了,與前世時的緊張恐懼不同,他的心裏滿是平靜。
重生不是為了簡單地重複,必須要做點自己想做卻沒有做過或是不能做的事情,否則重生沒有任何意義。
但高考是重生的一次必不可少的重複,不光是為了他自己,也是為了家人,為了更多關心他的人,為了體驗更多不一樣的人生。
在別人眼中最緊張不過的高考,在張桓身上,就這樣平淡無奇地度過了,三天的時間,黑色的七月對他來說,除了炎熱和嚴肅,似乎與前世沒有什麼不一樣。
走出考場,回頭看看,這才發現,原來高中的生活在這一刻已經結束了。
此前的兩天,一中所有的學生走出考場後,都被直接塞進大巴車裏拉回學校,根本沒有與家人接觸的機會。
這是最後一場,一中對家長沒有限製,考場外有不少家長等在外麵,張桓看了一下,自家老爸老媽挺省心的,一個也沒來。
這本書曾經給過張桓很多啟迪,為了讓更多的人及早受到心靈的洗禮迪,張桓決定,提前讓這本書麵世,不過現在的作者將是陳小滿而不會是斯賓塞?約翰遜,想來大作家是不會有什麼意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