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研究所自己占了一半的股,葉天自然也不會吝嗇,把小學到初中的數學教材全都拿了出來,每家還分了10套,以便工匠們學習,就省得再另外抄錄了。
當然,給多了也不行。
物以稀為貴,一次發個幾百套,人家還以為你糊弄他。
教材發完,家住們又問起了基地建造圖的事情,看能不能讓工匠們自己動手改一下,因為葉天給的這個實在太難了,不止符號看不懂個,連上麵的圖形看不懂。
設計圖使用了立體圖和平麵圖兩種圖形,來對建造方法進行說明,在葉天看來可能沒什麼難理解,可對於這片大陸的工匠們來說,就太難了。
在他們眼中,這完全就是兩幅圖啊,很多地方根本對不上。
至於比例、角度啥的,前者還懂,後者就抓瞎了。
要知道,昆侖大陸的人量角度,那都是靠感覺……感覺差不多了就幹,幹完不行就當成失敗品。
對此,葉天也沒有太好的辦法,隻能答應讓工匠們自己發揮。
先前是他想的簡單了,以為隻要給了技術,依葫蘆畫瓢,還不是手到擒來?頂多花上點時間。
可現實卻是,工匠們很多都是四十歲左右的老匠人,對於這個年紀的人來說,沒有足夠的修為,就不能保證大腦的運行效率,這是修行者與凡人的差別。
誠然工匠也有武藝在身,但頂多也就是聚元境了,對於真正的修行高手來說,這點修為的確是凡人,甚至稱得上“螻蟻”。
因為就這樣的程度,離修行真正的門檻還隔著十萬八千裏……
此外,不同的世界也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工匠們用現在的思維模式用了幾十年,要轉換成現代思維,哪是這點時間就能做到?
以前覺得一年半載也就夠了,現在看來,沒個三五年成不了事。
——這“成事”可不單單指的是轉變思維,還得把這種思維方式變成潛意識,完全地融入到工作當中。
再加上研究所的超大工程量,絕對是一個長達八九年的浩瀚工程。
想想當初就知道了。
從小學數學物理,學到大學怎麼也十幾年了吧?又有幾個能真正自己動手做出那些物理裝置?
現代人尚且如此,異界人就更不用說了。
所以葉天很快提出了自己的建議,讓各家招收年輕學徒,從門下弟子中找一批有天賦夠聰明的年輕人,從零開始學習這些教材。
這樣一來,因為沒有固有的思維方式,吸收起來就會比老匠人們快很多,再一邊接受建築方麵的專業培訓,少則一年,長則兩則,定能投入建設。
或者一年還多了,若果是那些過目不忘的天才精英,小學初中的這些內容,半年就能學完。
到了這一步,至於後麵的高中課程就不著急了,可以一邊做一邊學習,慢慢來便是,還能學以致用,鞏固知識。
可建議才提出來,就知道這些老狐狸果然名不虛傳,因為葉天的這個想法,他們在教材拿到手的第一天就開始實施了,現在已經成功地建立起一座學堂,名字就叫“藍翔學院”。
這研究所自己占了一半的股,葉天自然也不會吝嗇,把小學到初中的數學教材全都拿了出來,每家還分了10套,以便工匠們學習,就省得再另外抄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