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宋慶齡:孫中山的一生摯愛(1 / 3)

查勘比對相關的文獻資料,宋慶齡的晚年回憶並不十分準確。目前能夠確認的情況是:宋嘉樹,原名韓教準,號耀如,早年出生於海南島文昌縣。1878年前後過繼給嬸嬸宋氏在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市開設茶絲商店的弟弟,從此改姓為宋。他隨養父來到美國波士頓後,曾在一艘輪船上充當仆役。1880年11月在威明頓第五街監理會受洗成為基督教徒,取教名為查理·瓊斯·宋。在教會資助下,他於1881年4月入杜克大學聖三一學院學習神學。次年秋轉入田納西州納什維爾市的範德比爾特大學。1885年5月畢業後,被北卡羅來納州監理會派回中國,聽候中國布道區教長林樂知調遣。1886年1月,宋耀如任昆山監理會傳道牧師,在此期間與教友和留美同學牛尚周、溫秉忠建立聯係。牛尚周、溫秉忠分別與倪家的大女兒倪桂清、小女兒倪桂姝結為夫妻,宋耀如也於1887年夏天與倪家二女兒、18歲的倪桂珍結為夫妻。

倪桂珍是浙江餘姚陸埠鎮人,父母都是虔誠的聖公會教徒,她的母親是明末大學士、《農政全書》編著者徐光啟的後代。徐光啟是在利瑪竇影響下最早皈依基督教的中國人之一。倪桂珍自幼在上海接受西式教育,學業出眾,喜愛彈鋼琴,當時是中國第一豪富盛宣懷家的高級保姆,同時是聖公會培文女校的兼職教員。正是由於這層關係,宋耀如從1888年開始參與由盛宣懷主管的淞漢鐵路事務,1890年2月在上海英租界山東路開設主要印製聖經的華美印書館。1892年,他辭去教會職務專門經營工商業,成為上海第一個進口外國機械的代理商。

關於宋嘉樹與孫中山,宋慶齡在《我家和孫中山先生的關係》中回憶說:

孫中山先生在美國時常向中國學生演講宣傳中國革命和改革的必要。我父親那時見到了孫中山先生,他們成了好朋友並一起旅行。此後,父親在他住宅的地下室裏設了一個印刷廠,印刷宗教書,也印刷宣傳革命的秘密小冊子。那時我們年紀都小,記得父母當時告訴我們切不可向任何人提及此事,也禁止我們拿宣傳革命的小冊子。父親後來還在經濟上幫助過孫中山先生從事革命。

而事實上,孫中山第一次入境美國舊金山的時間是1896年,他最初並不是在美國與宋嘉樹相識的,而是由曾任上海電報局譯報員的同鄉好友陸皓東介紹,於1894年春夏之間在上海認識的。孫中山所說的“與陸皓東三人屢作終夕談”,指的是陸皓東當年陪同他前往天津上書李鴻章,途經上海尋求晉見門徑時,與同為基督徒的宋嘉樹密切交往的情境。李鴻章的親信、時任津海關道的盛宣懷,正是孫中山想通過宋嘉樹等人進行疏通的重要關節。

查勘比對相關的文獻資料,宋慶齡的晚年回憶並不十分準確。目前能夠確認的情況是:宋嘉樹,原名韓教準,號耀如,早年出生於海南島文昌縣。1878年前後過繼給嬸嬸宋氏在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市開設茶絲商店的弟弟,從此改姓為宋。他隨養父來到美國波士頓後,曾在一艘輪船上充當仆役。1880年11月在威明頓第五街監理會受洗成為基督教徒,取教名為查理·瓊斯·宋。在教會資助下,他於1881年4月入杜克大學聖三一學院學習神學。次年秋轉入田納西州納什維爾市的範德比爾特大學。1885年5月畢業後,被北卡羅來納州監理會派回中國,聽候中國布道區教長林樂知調遣。1886年1月,宋耀如任昆山監理會傳道牧師,在此期間與教友和留美同學牛尚周、溫秉忠建立聯係。牛尚周、溫秉忠分別與倪家的大女兒倪桂清、小女兒倪桂姝結為夫妻,宋耀如也於1887年夏天與倪家二女兒、18歲的倪桂珍結為夫妻。

倪桂珍是浙江餘姚陸埠鎮人,父母都是虔誠的聖公會教徒,她的母親是明末大學士、《農政全書》編著者徐光啟的後代。徐光啟是在利瑪竇影響下最早皈依基督教的中國人之一。倪桂珍自幼在上海接受西式教育,學業出眾,喜愛彈鋼琴,當時是中國第一豪富盛宣懷家的高級保姆,同時是聖公會培文女校的兼職教員。正是由於這層關係,宋耀如從1888年開始參與由盛宣懷主管的淞漢鐵路事務,1890年2月在上海英租界山東路開設主要印製聖經的華美印書館。1892年,他辭去教會職務專門經營工商業,成為上海第一個進口外國機械的代理商。

關於宋嘉樹與孫中山,宋慶齡在《我家和孫中山先生的關係》中回憶說:

孫中山先生在美國時常向中國學生演講宣傳中國革命和改革的必要。我父親那時見到了孫中山先生,他們成了好朋友並一起旅行。此後,父親在他住宅的地下室裏設了一個印刷廠,印刷宗教書,也印刷宣傳革命的秘密小冊子。那時我們年紀都小,記得父母當時告訴我們切不可向任何人提及此事,也禁止我們拿宣傳革命的小冊子。父親後來還在經濟上幫助過孫中山先生從事革命。

而事實上,孫中山第一次入境美國舊金山的時間是1896年,他最初並不是在美國與宋嘉樹相識的,而是由曾任上海電報局譯報員的同鄉好友陸皓東介紹,於1894年春夏之間在上海認識的。孫中山所說的“與陸皓東三人屢作終夕談”,指的是陸皓東當年陪同他前往天津上書李鴻章,途經上海尋求晉見門徑時,與同為基督徒的宋嘉樹密切交往的情境。李鴻章的親信、時任津海關道的盛宣懷,正是孫中山想通過宋嘉樹等人進行疏通的重要關節。


孫中山與宋慶齡墜入愛河

1912年4月6日,孫中山一行至江南製造局考察並且赴哈同花園出席統一黨歡迎會,23歲的宋靄齡正式以英文秘書名義陪同前往。4月7日,孫中山應中華民國副總統、湖北都督黎元洪的邀請,在汪精衛、胡漢民、章士釗、廖仲愷、朱卓文、孫科、孫娫、孫婉、宋靄齡、宋子文等人陪同下,乘海軍聯鯨號軍艦前往武漢。當時的許多珍貴照片,都是由18歲的宋子文負責拍攝的。4月14日,孫中山一行返回上海,當天晚上依然偕孫科、孫娫、孫婉入住宋嘉樹家中。

“二次革命”失敗後,孫中山再一次流亡海外。1913年8月18日,他在國民黨人丁懷瑾(石僧),以及日本友人犬養毅、頭山滿、萱野長知、宮崎寅藏的協助下秘密抵達東京,由頭山滿出麵安排居住在其鄰居海妻豬勇彥家裏,以頭山滿家為通訊聯絡地址,並且由日本著名的實業家和教育家、安川電機的創業者安川敬一郎,每月提供一萬日元的生活費用。同年8月29日,在美國佐治亞州梅肯市威斯裏安學院獲得文學士學位的宋慶齡,抵達日本橫濱與宋耀如、倪桂珍夫婦及宋靄齡會合,並於9月16日隨同宋靄齡第一次拜訪孫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