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馮沅君:自由戀愛還是讀書進取(1 / 3)

在1979年10月由東林記錄、整理的《“五四”時期的北京女高師》一文中,馮沅君的同班同學、華東師範大學教授程俊英回憶說:

記得羅素來時,在傅銅家開晚會,有羅素的情人勃拉克參加,那天晚上,勃拉克跳拉船舞。因為院子很大,她就在院子裏跳。參加會的有馮沅君(馮友蘭的妹妹,那時叫馮淑蘭)和馮沅君的情人——北大的學生王品青。馮沅君死的時候,她的丈夫陸侃如寫了一篇文章,說王品青是馮沅君的一個親戚的朋友,這是錯誤的。王品青經常給馮寫信,我都看到的。有一次還送她一個玻璃絲的像框子,並說我對你就像這個玻璃絲一樣,表示他相思的意思……

這篇文章原載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五四”運動與北京女高師》一書,由於發行量較少的緣故,一直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在刊登於《文學報·文學副刊》1991年5月9日的《憶“五四”前後的馮沅君》中,程俊英再一次回憶說:

五四運動爆發了,我們參加了轟轟烈烈的示威遊行。……沅君和我參加了北大的羅素研究會、杜威研究會,在社交中,她認識了北大的李品清,經常通信。……不久,羅素研究會開晚會,李品清邀請沅君和我參加。羅素和他的情人勃拉克也來了,在餘興時,勃拉克跳拉船舞,年輕貌美,博得熱烈掌聲。李品清緊跟著沅君,麵帶笑容,殷勤備至,我也沾了一點光。後來聽北大學生說,李學問很好,為人正直樸素,隻有一個毛病,好打麻將,常通宵不眠,致身體一天天壞下去。沅君知道後,就不和他來往。李經此挫折,體益不支,竟憂鬱而死。這段羅曼史,同學均知之,陸侃如在《新文學史料》上撰寫《回憶錄》,說李品清是沅君表妹的情人,實乃張冠李戴。

程俊英由於年事已高,在口述性質的回憶文章中,一方麵據實指出陸侃如的移花接木、張冠李戴;另一方麵又把陸侃如所說“沅君表姊吳天”,誤記為馮沅君小說中一再出現的表妹,並且把“同學均知之”的王品青,誤記成為李品清,從而為以訛傳訛的曆史敘述,製造了新一輪的誤解和混亂。


魯迅與王品青的交往合作

王品青是河南濟源澗北村人,祖父和父親都是私塾教師。王品青1919年考入北京大學理預科之前,已經有過包辦婚姻。1921年,他升入北大物理係學習。查勘魯迅日記,魯迅與王品青直接接觸的最早記錄是1924年6月28日:“晴。午後赴北京大學監考。下午該李庸倩。至晨報社訪孫伏園,而王聘卿亦在,遂至先農赴西北大學辦事人之宴,約往陝作夏期講演也,同席可八九人。”

這裏的“王聘卿”,是對於名貴鉁、字品青的王品青的誤記。6月30日,魯迅又在日記中記錄說,他當天下午與孫伏園到門框胡同製衣店定做“一夏布一羽衫”的大衫二件,花費15元8角,晚上“得傅佩青信,王品青轉來”。

在1979年10月由東林記錄、整理的《“五四”時期的北京女高師》一文中,馮沅君的同班同學、華東師範大學教授程俊英回憶說:

記得羅素來時,在傅銅家開晚會,有羅素的情人勃拉克參加,那天晚上,勃拉克跳拉船舞。因為院子很大,她就在院子裏跳。參加會的有馮沅君(馮友蘭的妹妹,那時叫馮淑蘭)和馮沅君的情人——北大的學生王品青。馮沅君死的時候,她的丈夫陸侃如寫了一篇文章,說王品青是馮沅君的一個親戚的朋友,這是錯誤的。王品青經常給馮寫信,我都看到的。有一次還送她一個玻璃絲的像框子,並說我對你就像這個玻璃絲一樣,表示他相思的意思……

這篇文章原載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五四”運動與北京女高師》一書,由於發行量較少的緣故,一直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在刊登於《文學報·文學副刊》1991年5月9日的《憶“五四”前後的馮沅君》中,程俊英再一次回憶說:

五四運動爆發了,我們參加了轟轟烈烈的示威遊行。……沅君和我參加了北大的羅素研究會、杜威研究會,在社交中,她認識了北大的李品清,經常通信。……不久,羅素研究會開晚會,李品清邀請沅君和我參加。羅素和他的情人勃拉克也來了,在餘興時,勃拉克跳拉船舞,年輕貌美,博得熱烈掌聲。李品清緊跟著沅君,麵帶笑容,殷勤備至,我也沾了一點光。後來聽北大學生說,李學問很好,為人正直樸素,隻有一個毛病,好打麻將,常通宵不眠,致身體一天天壞下去。沅君知道後,就不和他來往。李經此挫折,體益不支,竟憂鬱而死。這段羅曼史,同學均知之,陸侃如在《新文學史料》上撰寫《回憶錄》,說李品清是沅君表妹的情人,實乃張冠李戴。

程俊英由於年事已高,在口述性質的回憶文章中,一方麵據實指出陸侃如的移花接木、張冠李戴;另一方麵又把陸侃如所說“沅君表姊吳天”,誤記為馮沅君小說中一再出現的表妹,並且把“同學均知之”的王品青,誤記成為李品清,從而為以訛傳訛的曆史敘述,製造了新一輪的誤解和混亂。


魯迅與王品青的交往合作

王品青是河南濟源澗北村人,祖父和父親都是私塾教師。王品青1919年考入北京大學理預科之前,已經有過包辦婚姻。1921年,他升入北大物理係學習。查勘魯迅日記,魯迅與王品青直接接觸的最早記錄是1924年6月28日:“晴。午後赴北京大學監考。下午該李庸倩。至晨報社訪孫伏園,而王聘卿亦在,遂至先農赴西北大學辦事人之宴,約往陝作夏期講演也,同席可八九人。”

這裏的“王聘卿”,是對於名貴鉁、字品青的王品青的誤記。6月30日,魯迅又在日記中記錄說,他當天下午與孫伏園到門框胡同製衣店定做“一夏布一羽衫”的大衫二件,花費15元8角,晚上“得傅佩青信,王品青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