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旅行
遺願清單的第五類,也是需要填寫得最多的清單,就是旅行目的地。
世界是怎樣運轉的、是什麼樣子的,了解它的最好方式當然就是去親自看一看。但在遺願清單裏,一定不是去過就算打鉤。
旅行不應該是換個地方看手機,不應該僅僅是飛了很遠、換個城市走路,也不應該是為了拍照以彰顯我有錢、有時間來這裏,再發到社交媒體上,因為這些必定不會寫入你的“閃回”裏。
旅行是要幫我們破除狹小自我意識裏的積習,幫我們意識到哪些思維和行為被日常瑣事標本化,我們被哪些舊有環境,比如職位、存款、關係等定義了人格,並對它們產生牽掛和依賴。旅行是要令你突然明白,哪些是真正重要的東西。
2010年,我和一個團隊去埃及旅行,導遊是個會說中文的埃及姑娘,在旅程的最後一天,她對我說:“我不懂你們,你們沒有宗教信仰,怎麼知道每天早晨醒來為什麼而活?沒有宗教的指引,沒有最終的方向,是什麼支撐你們每天做事情?”
旅行中會出現一些特定時刻,那些動搖你曾經以為將天長地久的外在環境的時刻,讓你意識到它引發的各種牽絆有多麼的不重要、多麼的轉瞬即逝。你旅行得越久,就越不會受到這些東西的控製,越能夠意識到這些東西並不是你真正追求的。而你的內核才具有真正價值,才是持久的所在。真正的旅行會重塑你的認知,讓你更加真實純粹,一次次旅行的疊加將使這種意識更加深刻,這種意識將使你蛻變、伴隨你的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