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哈哈大笑,和太太打賭:“那就以這位朋友女兒的婚姻作為一個參考,十年、二十年後再來看看結果吧。”
其實沒用等十年,現在對比結果就已經基本上明朗了。婚後,那對小兩口很快有了兩個孩子,大的今年6歲,小的4歲。女方一心一意在家看孩子,沒有工作,男方出去做了兩年生意,我們也不知道是成功還是失敗,隻看到他這幾年就那麼在社會上漂著,有一幫喝酒的朋友,有一幫唱歌的朋友,有一幫打架的朋友。我們也不知道他們現在還有多少錢,隻知道這小兩口吃住在女方父母家,已經完全淪落成啃老一族了。如果他們那200萬元沒有損失,還在手中的話,存放在銀行,一年也就三四萬元利息吧。這樣的收入水平,的確很難生活。現在小城裏單位的臨時工,交“五險一金”的話,一年就能拿一兩萬元的工資了,如果不交保險,怎麼也得年入3萬元上下。若是放貸出去,看前兩年的情景,不知能不能收得回來?那就更慘了。
男孩的父親還在做著煤炭生意,前幾年因為行情不好,資金鏈斷裂,一度跑路,現在回來了,據說又重新運轉,但元氣大傷,景象大不如前。客觀地講,就是景象一如從前,他也不可能一輩子大手大腳地供養孩子的一家,畢竟他有兩個孩子,自己也得生存。
最近我和朋友一塊吃飯,閑聊間,隻聽到朋友的唉聲歎氣:一是怨親家對這邊照顧得少,“媳婦哄到手,變臉了”;二是怨女婿不爭氣,“中看不中用,光會玩不顧家”;三是怨自己命不好,“就這麼一個女兒,竟然把婚姻搞成這樣”。
怨氣衝天,貽笑大方。我忍不住偷偷捂嘴笑。
反觀當年那位公務員小夥子,變化也很大,娶了一個同事,跟他一樣來自農村,但短短七年時間,小兩口也置了房,買了車,雖然有按揭,但兩個人月工資1.5萬元左右,基本上沒什麼壓力;小夥子工作甚好,最近升了職,成了單位裏最年輕的中層幹部,前途一片大好。也有了孩子,前兩天我見他太太,又挺起了肚子。一家人在一塊,其樂融融,羨煞旁人。偏偏和我朋友又住在一個小區裏,真是應了前邊的一句話:低頭不見抬頭見。兩相對比,難怪朋友心情不好。
所以我認為朋友的怨氣之中,還有一些不好傾訴的苦水,唯有自吞自咽。
疑惑陡生
和騰媽再聊起這事,她也感慨良多。有一次,問我:“這個例子是不是有一些偶然性在作怪啊,這一方的男孩特別優秀,另一方的男孩特別差勁,一上一下才造成了今天的差異啊?”我答:“朋友的女婿有點小毛病,但都是公子哥的通病,也就是喜歡享受、不能吃苦,他既不吸毒又不賭博,至少還不是特別差勁的;另一方的小夥子,就是一名普通的公務員,優秀,但絕對也不是特別優秀,他走的路子,基本上就是一名普通工薪階層常走的路子,中規中矩,按部就班。所以這個案例,還是很有說服力的。”
騰媽聽了我的分析,頗為讚同,但疑惑隨之而來:“那麼問題出在哪兒了呢?明明一方是富二代,一方是普通的工薪人員,怎麼還不到十年,家庭生活就相差這麼大了呢?”
我答:“婚姻的基礎是感情,從道義上講,它是不能從經濟的角度來考量的。但是很遺憾,我們這位朋友,在為女兒做終身大事決策時,首先沒有從道義的角度出發,其次即便是從經濟的角度說事兒,他當年的計算,也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工作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資產,他忽略了這一點。而且,他壓根就不知道,工作不僅是一項資產,對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還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資產。”
正如我之前說的,在籌算取舍中,他低估了第一位小夥子的身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