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尚書正和楊繼榮商量著什麼時間合適去麵聖,請皇上準許楊繼榮入宮見慶心一麵。宮中宸妃娘娘的信卻已經送到了;是慶心專門針對這次陛下賜封大將軍一職之事寫給她二哥的。
“父親,妹妹果然是聰慧,咱們正想著什麼,妹妹就給咱們送來什麼!”楊繼榮恭敬的將信先呈給了楊致禮,等父親先過目之後再看。
“原來是這麼回事兒,看來鄂王爺也是有自己的難處,應該是萼妃娘娘一方或者是他自己的老部下一方讓他有什麼為難,讓老王爺難以抉擇,不得已才卸任的,說不得就是為了躲開這些紛紛擾擾。”楊尚書看罷信之後遞給了楊繼榮,笑著說“隻是你妹妹到底是個女兒家,未必能在細處上幫到你了。”楊致禮看著慶心的信上大篇幅堆疊的寫了一些閱兵的內容,不見什麼章法,便笑著說“她是想幫你的,難為她個女子。”隻是法子或許不是很見效。當然,楊致禮對慶心的期望原就不是很高,女兒嘛,如今的慶心就很讓她滿意了,他也不指望她真的什麼都成,帶兵打仗的事情,還是讓男兒們自己去想主意去吧。
“父親,此言差矣。”二公子微微搖搖頭,但是眼睛還是盯著自己手中的信。
楊家的孩子都是孝子當頭,雖然二公子也曾經頑皮,但是父親說話他都是聽的,很少會對父親的話有質疑,此次一說,倒是讓楊尚書覺得意外,便問道“哦?那麼,心兒的信是能對你有很大的幫助咯。”他倒是知道自己的這個女兒乖巧懂事,做事穩妥,琴棋書畫都是有些造詣的,但是帶兵打仗這一塊兒嘛,不是他小看自家女兒,關鍵是連他這個爹爹都不明白那一套,從小也不見她看什麼兵書之類的東西,難道她小小年紀還能比她二哥更有帶兵的本事?“你給爹說來聽聽啊。”楊尚書倒是很感興趣。
“是,父親。”楊繼榮看罷全信,又從新掃了一遍重點,然後指著信件說道“妹妹首先已經說明了,軍權無論放在誰的手中,權力會日益膨大;兒子如今出掌大權,尚還好,但是久而久之,有人就會對於兒子手中的權力敬畏,不願意靠近;有人看中兒子手中的權力,便會想方設法的靠近,等兒子對其疏於防範或者過於親密,那些人就會用各種辦法去利用兒臣;所以妹妹提醒我,權力越大呢責任就越大;為了分攤我身上的責任,就不能將自己的權力看得太重要;您看,妹妹就想出了著一些的方法,看著雜亂無章,其實都是很重要的。以後全軍都要統一的紀律,統一的口號,統一的軍歌,並且要將各個將軍和他們管轄的部隊分攤割開來;軍隊由將軍經常交換管理,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拉出來讓士兵們比試士氣。如此一來,全軍士兵就會在不同的時間段跟著不同的將軍,將軍就不會掌握到固定軍隊的權力,如此,他們就不敢放肆的縱容自己,不敢耽誤操練,他們就要自己維護好自己手上的人,他們自己都沒有固定的權力就不會有功夫想利用我的權力得到更多的權力,如此兒子的責任盡到了,兒子的權利也控製到了;最重要的是,妹妹最後的這句話‘一切為了曌國’,最所以有人會去要求鄂王爺,就是應為有人覺得鄂王爺手中的權力就是鄂王爺的;兒子要讓全軍的人看見,兒子的一切都是為了曌國為了當今的陛下;既然兒子的權力是曌國的,是陛下的,誰能從兒子手中的走呢?兒子不僅要自己這樣要求自己,兒子也要讓全軍的士兵把這句話砸在他們的心裏,讓他們也要一切為了曌國,如此,他們心裏也會有杆秤,將來他們要知道,自己在邊境上流的血不是為駐守的將軍們換軍功,他們是為了曌國,是為了自己。”楊繼榮美滋滋的有看著自己手中的信,笑中帶著一些佩服“妹妹看事情,果然是和爹說的一樣,透徹!”透徹是真透徹,不過呢就是楊繼榮自己看的非常透徹,否則為什麼他能想到這些,楊尚書卻想不到呢?可是此忱Фタ蓁鍘就覺得自己的妹妹不同凡響的楊繼榮卻把著些都歸功到了慶心身上。
“噢。你這麼一說,還真就是這個道理。”楊致禮一聽,心裏也歡喜,“真沒有想到,你妹妹有這些見識。我楊家的福氣呀!”楊家人大約都已經到了一定的思考模式中,每當發現楊慶心有了什麼“不得了”的舉動,都會欣慰,並與有榮焉。
“妹妹隻可惜是個姑娘家,如果是個男兒,她便能宏圖偉業,大有作為!”楊繼榮有了慶心的信,就覺得心裏有了底氣,以後在軍中做事,他也就有了章程了。不過心中他還是覺得自己的妹妹如果是個男子就更好了,可以將自己的一身的本事更淋漓盡致的施展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