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聰明人的默契(1 / 3)

緩慢的用完了一頓豐富的晚餐,因為席間的氛圍非常好,使得古昊幾人的情緒不錯;時間尚早,大家的精神也都極好,古昊臨時決定,想去楊繼榮的軍營看看,楊繼榮欣然答應,沒有任何阻攔,並且積極而迅速的安排了前往的車馬。

任何一個國家,先鋒軍的軍營都是最靠近邊境線的,就是最接近戰爭的地方。

按常理,任何一個君王都不應該隨意到邊境的,更不要說是去先鋒軍營,而古昊就是提出來了,不得不說他骨子裏卻是還有著少時“遊曆江湖”的輕狂性子;而楊繼榮的安排也充分的說明他對邊境的了解,對自己軍隊高度信任和把控。因為,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沒有任何一個將領敢同意帝王的這個要求,由此可以看出,邊境其實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亂。

邊城其實離邊疆交界線真的是很近,坐著馬車,從邊城出發,兩刻鍾的功夫就到了。

一望無垠的草原上,打眼望去,可以很輕易的看見呼蘭國人稀稀拉拉的帳篷,以及他們的軍帳,隻是從數量上看,並不是極多,至少不會比曌國的多。

看上去曌國的軍隊管理的十分有序,一望無垠的帳篷連綿著,在交界線上延伸到很遠,期間篝火非常有規律的分布,有執崗的小分隊已經在盡責的巡夜了。

楊繼榮手下所轄共兩萬騎兵,軍營駐紮在全軍的東北角,那是呼蘭**隊最常出現的地方,因為地勢平坦,易被突襲,來掃秋風的。

靠近了先鋒軍的陣營,便和剛剛經曆的景象稍有不同了,先鋒軍營似乎不及其他營地安靜。抬眼向一處熱鬧的地方望去,卻見是有兩人在小型的練功場上角力。周圍圍著的人不斷的在給兩人出主意,“抱他的腰”“踢他,踏······”“小心他的肩膀、肩膀”“鐵柱、鐵柱”·······練功場上的人顯然是沒有功夫聽清楚他們說的是什麼,倆人的角力很顯然已經是焦灼階段了。兩人都光著膀子抗在一起,大冬天的,卻拚的汗流浹背的。在慶心看來,他們倆看上去很像兩隻在玩兒命的公牛。這是雄性的一種爭鬥,有點兒魯莽,也很有活力,但並不吸引人。

古昊卻看著挺開心,並攜著慶心下了馬車,站在不遠不近的地方,在大家不會被楊繼榮的到來而打斷對決的位置上認真的觀看。軍隊中有很多的大力士,而這些力量在於敵人對抗的時候,就是勝利的保障之一;對於他們的最高領導者來說,這些人的快速成長,確實是一件比較值得開心的事情。

楊繼榮也喜歡看這個,是因為將領的本色,也是天性對力量的信仰;這個角力場是他專門讓人搭建的,就是為了讓大家軍營生活有些樂子,“陛下,這個角力場,是臣專門讓人設得,叫‘對錯台’,隻要有人發生了口角,又分不清誰對誰錯了,就上去角力,在部隊裏,拳頭和力氣就是道理。”楊繼榮對自己的這個點子很是自豪,男人之間,沒有事雞毛蒜皮的小事兒,很多人都是“不打不相識,打完是兄弟”,自從設了這個“對錯台”,先鋒軍的秩序因為能及時疏散出心裏的怒氣而變得更加有序。

這個法子在女人看來或許有些粗魯,但是在男人的眼裏,在血氣方剛、一身蠻勁的壯年的部隊裏,是適用的“嗯,這個點子也不錯,隻要不是好勇鬥狠的人用作私鬥就行。”古昊點點頭“你們楊家人,總有這些出人意表的點子。”古昊說這話時,看的卻是慶心,眼中帶著些寵愛。

“哥哥做的好,那是陛下用人用的巧妙,若您讓哥哥做旁的,怕是沒有什麼好點子。”慶心知道古昊這是看著曌國的軍隊強大而開心著呢。慶心見連自己一個門外人,什麼都不懂的一介女子,都看的明白楊繼榮帶的軍隊明顯要比別的隊伍看上去壯實些,彪悍些,也為哥哥的能力開心,說出來的話,也討喜。

“陛下,臣說句托大的話,若論武藝,臣的這些將士必然不能與陛下的近衛相比,但是比力氣,臣的士兵裏那是很有幾個有膀子力氣的。”楊繼榮說著,便引著古昊朝著場上看去。征戰沙場的,其實要的就是這膀子氣力,沒講過武林高手沒事兒參軍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