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慶心醒了,便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恢複著生命力,麵色也越來越好了,身體也越來越好了,甚至皮膚比以前更顯的晶瑩透亮了,眼睛也越來越亮了,都說生產是女人的新生,別人身上或許看不出有多麼明顯,但是慶心身上表現的尤甚。原因大約就是,被太多的人愛著吧。
楊尚書曾經倒是和楊夫人說過慶心無事,但是她以前總不放心的,穩婆是她找的,生產期間的細節,她最清楚不過,所以時時刻刻想著法子給慶心送好東西,就怕她身邊的人不會照顧;終於,宮中宣了旨意讓楊夫人去看過慶心一次,見她果然恢複的非常好,心裏才算是真的安心了。
到了宮中,除了見慶心,當然還會看看自己的外孫;當楊夫人見著自己的兩個寶貝外孫時,內心簡直就被融化掉了,毫不誇張的說,在楊夫人眼中,這是她這一輩子見過的最招人喜歡的一對小家夥兒。慶心曾說是自己的母親“貪親忘了醜”,但是楊夫人堅決不承認慶心的判定;從此便對自己的這一對外孫疼到了如癡如醉的地步,舉凡是能往宮裏送進來的小孩子的用什,也不管宮中的有沒有,非要再送兩套。都說老人看孩子,隔輩兒親,慶心覺得,這是真的,看看自己母親那股舍不得碰又舍不得放手的樣兒,果然是一個有力的印證。
說道隔輩兒親的話題,其實還有一個寫照,那就是太後娘娘,幾乎是隔一天一次,太後娘娘總是要抽個時間來看一眼那對兒寶貝兒,每次看著孩子,老人家就笑得跟鄉下婆婆撿到一個金元寶似的,樂得見牙不見眼,真的不與她尊貴的身份匹配。為了表達自己的喜歡,太後娘娘是見天兒見天兒的就是賞賜,孩子太小,那就賞孩子的母妃,頓頓兒賞補品,真不怪慶心恢複的好,那桃花般的膚色可不是簡單的血燕和靈芝補出來的。
相較於太後娘娘的各種賞賜的這種“寫實派”的手法兒,古昊的做法兒相對來說就更加的務實多了,他倒是不怎麼賞賜,其實賞賜東西也確實沒有新意,無非是和自己的母後或者嶽母比誰的東西更好唄,可是合適得東西也就那麼幾件,說實話也沒有什麼好比較的,但是他是有空兒就往觀雲殿跑,一個月的時間裏,不能說天天都能往觀雲殿報個道吧,但是二十幾天的時間總是有了。
在後宮裏,觀雲殿幾乎可以天天迎駕,那就得意味著,後宮裏麵有很多很多的嬪妃獨守空閨。平心而論,古昊這麼做確實是有失公允的,對後宮的嬪妃來說,也確實不免會產生妒忌;於是不少人或暗示或明表的告訴了太後娘娘,“您也該管管了!”
是的,太後確實也想好好的管管皇帝了,這樣下去,後宮裏豈不是要“一人獨大”了嗎?可是每每想到那可愛的一對寶貝兒,她又實在舍不得在慶心的月子裏讓她不舒心,畢竟她用命換來了兩個“吉星”啊,每當她想起鏡雁打聽的消息說慶心老早就準備好了要犧牲自己剖腹取子的時候,她就覺得,慶心為了皇家,能做到這個份兒上,大不易啊。試問,除了慶心,這後宮裏頭,誰能有這個決心?於是太後想著,反正已經快要出月子了,等給了觀雲殿一個體麵地的滿月酒之後,再和皇帝討論這個事情,應該是更加的妥當。所以太後還是壓著,決定這些事情,等滿月酒之後再說。
說道四皇子和五皇女的滿月酒,當朝陛下很是重視,給大臣們放了朝,皇子和皇女的滿月當天,他直接就把早朝給免了;中午的時候,在永和宮設宴,這可是適逢重大節日的標準呢。照例擺了宴席,大家熱熱鬧鬧的恭喜了慶心和皇子女,怕慶心累著了,看了幾個喜慶的節目便散了。
或許很多人覺得,這個滿月宴除了隆重些,也不過如此,熱鬧過去就算是結束了,但其實給慶心真正的驚喜卻在觀雲殿展開。
古昊下旨,把慶心的至親全部都請到了宮中,除了楊家二少爺楊繼榮應為戍守邊疆不能回來以外,楊尚書夫婦,慶心的哥哥嫂嫂、姐姐妹妹和姐夫還有侄子外甥都請到了。
觀雲殿裏,這算是慶心進宮之後“一家人”第一次這麼齊整兒的一起聚會,大家酒到酣處漸漸的放下了什麼地位的隔閡,連襟和連襟之間,妹夫和大舅子之間,互相敬酒,互訴話題,從從國家大事到家長裏短,反正大家也都喝的差不多了,都是愛聊點啥就聊啥;反正就是男人之間的聊天唄。
女眷們就要含蓄很多,她們把酒桌留給了男人們,卻都聚到了孩子們的房間裏,看著倆孩子都在搖籃裏睡著,於是她們看看這個誇上一通,再看看那個又誇上一通,反正就是對孩子咋看咋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