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旨(1 / 2)

在慶心回家的路上,欽天監的主簿也已經走在了去慈安殿的路上。

“再過幾日,就是選秀的日子了,充盈後宮事關龍脈繁衍,哀家是不能不上心,莫卿該知道今兒個哀家找你是為何事吧?”太後娘娘雖然被稱之為最尊貴的女人,貌似可以輕視一切,但是她卻是對上蒼最虔誠的女人,所謂高處不勝寒,人在高位皆寂寞,雖受的尊敬是多的,但能商量的人便少了,能被她信仰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她信“天”。因為皇家又是“天家”,這“天”雖是離人間最遠的,卻是能讓太後娘娘毫無芥蒂的去依靠的。

“回娘娘話,臣等近日夜觀天象,確實發現有異象出。”欽天監的主簿莫玄敬畢恭畢敬的回道。

“可是選秀的事兒有不好?”太後最怕的就是“天災”。所謂“**”,還是人力所能掌控的,但是一旦遇上了“天災”,確是往往傷國害民的大事,是任何國家都不願去承受的。

“不是‘不好’卻是‘大好’啊,太後娘娘。”莫玄敬的這口大氣喘得可是恰到好處,既沒有真的驚擾到太後的心神,又吊足了太後娘娘的胃口。

“哦,如何個‘大好’法兒呢?”太後娘娘剛剛懸起的心,又被他說的落到了實處,喝了口茶。準備著等他慢慢道來。

“前幾日,臣等發現‘坤星’光彩漸盛,又恰逢‘天府’‘天相’遇‘祿存’‘六吉祿馬’;是‘坤星’轉虛為實的兆頭。如此帝星、坤星相輔相成,預示著我曌國必將繁榮鼎盛,福澤綿綿。”莫玄敬平實的表述中,帶著不可掩飾的喜悅。往往吉兆就代表著賞賜,這欽天監可是最靠天吃飯的衙門。

“噢?既如此,為何不早早報與皇上?”太後聽了很是喜歡,正準備要選秀,又有此吉兆,難道是預示著後宮中有“貴人”出現?“此兆可是應在某個人身上?”太後腦中不期然跳出來慶心的身影。

“回太後娘娘,此事正準備上書詳表於陛下。折子今兒就能呈上了。”莫玄敬想說,自己正準備寫折子呢,就被太後您給喚來了,“再者,‘坤星’雖也有‘後星’的說法,乃主福祿,多半還是預示著國家之財富興盛,此兆應該是應在國運上。”普天下都知道皇上並沒有立後的打算,莫玄敬當然也不會為了邀功或順著太後的意思多說什麼話,須知道,一句話說好了或是真能雞犬升天,說不好恐怕就是自己駕鶴升天了。所以莫玄敬告誡自己,要嚴謹,一定不能毫無原則的誇張天象的預示。

“嗯,此事甚好,須及時上書與皇上,我這邊沒有什麼事情了,莫卿便下去忙吧。”太後一陣小惋惜,還以為這次能讓兒子定下個立後的心念,可惜,此兆卻不是應在某個人身上的。

“時辰不早了,派個人去看看皇上下朝了沒有,問問這兩日皇上都喜歡吃什麼?”看了看時辰,太後便囑咐了安公公去了皇上那邊兒,自己則帶著鏡喜丫頭去了後殿看雪魄了。

今兒皇上下朝卻比往日要晚,因為邊關來報。北境邊陲出現了一群流寇,時常擾民擾軍,搶錢截糧,殺人放火;雄威王爺加急快報,特申請朝堂給他增兵助他剿匪,免得出現外憂內患的局麵。而朝中大臣則分成了兩股意見,一股是不支持增兵的,認為如今的曌國國泰民安,根本不可能出現什麼大規模的匪軍,覺得此次上書,隻不過是鄂仁業想要增加糧餉從中漁利的借口;另一股意見呢,是說雄威王爺戰功赫赫,忠心為國,上書一定非虛,怕是北境藩國遣人入關佯裝流匪來消磨我軍實力,必須及時派兵,以鞏固邊防。雙方爭執不下,吵得“不亦樂乎”,古昊也任由他們爭吵,沒有製止的意思。每天朝堂上,還不都是為著點事情就這麼爭吵不休嗎?在古昊看來,要做個明君,必須要容得下朝臣把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想法都抒發出來,集思廣益才能找到一個最合理的解決方案,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古昊會一味的聽一群“小老頭”“大小子”麵紅耳赤的爭吵不休,那還真的不如麵對後宮的如花美眷,更何況今天還約了太後一起午膳,所謂“百善孝為先”,自己作為國之表率自然不會讓自己的母後等太久。看著腳下的眾臣都吵得比較“盡興”了,古昊也覺得沒有什麼再聽下去的必要了,於是很體貼的說道“眾位愛卿,朕都能體諒眾卿的為國之心,朕見眾卿此情深感安慰,但是朕很想知道眾卿誰能放下‘揣測’來告訴朕,雄威王爺這個折子的‘真假’到底該如何分辨呢?”古昊問題一出,朝堂之上立馬鴉雀無聲,“雄威王爺為曌國鎮守多年,又是大皇子的外祖父,朕不想疑他,但是調用軍隊,勞民傷財,朕實在也不想。朕知道一時也不容易想出好的法子來,各位閣老申時到禦書房再議吧。眾卿都累了,退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