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斬問道:“油是什麼油,汽油、柴油,還是食用油?”
專家說:“就是我們平時炒菜用的油。”
包斬說道:“我們可以想象一下拋屍經過,淩晨,天還沒亮的時候,街道上一片漆黑,有個塗著口紅的女人,騎著一輛電動自行車,沒有開車燈,車筐裏放著裝有屍塊的塑料袋和包。駛過垃圾箱的時候,她沒有停車,隻是減速滑行,將一袋碎屍扔進垃圾箱裏。口紅很可能是她無意中擦了下嘴唇,沾到手上,拎起屍袋時又遺留在了塑料袋提手上……”
梁教授說:“油是豆油,還是芝麻油、菜籽油?”
鑒定專家說:“這個……我們還需要進一步檢測。”
梁教授對痕跡鑒定專家組提出批評,要求他們必須盡快搞清楚油的成分,散會之後,痕跡鑒定專家做了加急檢測,結果顯示為棉籽油。這種油在家庭廚房裏很少使用,痕跡鑒定專家使用衛生局測試食用油老化程度的烹飪油快速測試儀,將儀器的金屬探針與油接觸,十秒鍾過後,儀器上顯示的讀數為42。這說明棉籽油曾被多次使用,從而產生油質老化的跡象。鑒定專家在油的成分中還提取到了:堿和礬。
鑒定專家急忙找到梁教授,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他。
鑒定專家興奮地說:“老梁,搞清楚了,這是一種用來炸油條的油!”
梁教授驚喜地問道:“你確定嗎?”
鑒定專家說:“絕對錯不了,這是炸油條的油,反複使用,堿和礬,發製油條必不可少。”
梁教授讓畫龍立刻出發,將拋屍現場附近炸油條的攤主帶回警局訊問。攤主五十多歲,係著圍裙,是一個老實巴交的市民,每天淩晨4點,他就和兒媳婦一起出攤炸油條。主顧很多,都是周圍的居民,他對案發當天買油條的顧客沒什麼特別印象,想不起其中是否有塗抹口紅的女人。
梁教授說:“你好好回憶一下。”
包斬提醒道:“9月11日,天還沒亮的時候,吃早點買油條的顧客中是否有可疑的人,一個女人,塗抹著口紅,騎著電動自行車,車筐裏放著黑色塑料袋。”
賣油條的攤主想了想,搖了搖頭,忽然說道:“你們問這個,不會是和碎屍案有關吧?”
梁教授答非所問,說道:“你別害怕,隻是了解點情況,你要是想起什麼,就告訴我們。”
賣油條的攤主離開警局之後,梁教授重新確定了排查方向,凶手很可能買過油條,應該居住在油條攤附近。調查走訪組以油條攤為中心,在較大範圍做一個基本的排查,即使一無所獲,至少也可縮小偵查圈,重點排查周圍居民區的單身住戶以及有前科的人員。
不知為何,包斬對這個賣油條的攤主起了疑心,攤主的眼神中隱隱約約似乎掩飾著什麼,身上還有一股怪怪的味道。包斬帶上兩名偵查員,又去了攤主的家。
包斬問道:“油是什麼油,汽油、柴油,還是食用油?”
專家說:“就是我們平時炒菜用的油。”
包斬說道:“我們可以想象一下拋屍經過,淩晨,天還沒亮的時候,街道上一片漆黑,有個塗著口紅的女人,騎著一輛電動自行車,沒有開車燈,車筐裏放著裝有屍塊的塑料袋和包。駛過垃圾箱的時候,她沒有停車,隻是減速滑行,將一袋碎屍扔進垃圾箱裏。口紅很可能是她無意中擦了下嘴唇,沾到手上,拎起屍袋時又遺留在了塑料袋提手上……”
梁教授說:“油是豆油,還是芝麻油、菜籽油?”
鑒定專家說:“這個……我們還需要進一步檢測。”
梁教授對痕跡鑒定專家組提出批評,要求他們必須盡快搞清楚油的成分,散會之後,痕跡鑒定專家做了加急檢測,結果顯示為棉籽油。這種油在家庭廚房裏很少使用,痕跡鑒定專家使用衛生局測試食用油老化程度的烹飪油快速測試儀,將儀器的金屬探針與油接觸,十秒鍾過後,儀器上顯示的讀數為42。這說明棉籽油曾被多次使用,從而產生油質老化的跡象。鑒定專家在油的成分中還提取到了:堿和礬。
鑒定專家急忙找到梁教授,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他。
鑒定專家興奮地說:“老梁,搞清楚了,這是一種用來炸油條的油!”
梁教授驚喜地問道:“你確定嗎?”
鑒定專家說:“絕對錯不了,這是炸油條的油,反複使用,堿和礬,發製油條必不可少。”
梁教授讓畫龍立刻出發,將拋屍現場附近炸油條的攤主帶回警局訊問。攤主五十多歲,係著圍裙,是一個老實巴交的市民,每天淩晨4點,他就和兒媳婦一起出攤炸油條。主顧很多,都是周圍的居民,他對案發當天買油條的顧客沒什麼特別印象,想不起其中是否有塗抹口紅的女人。
梁教授說:“你好好回憶一下。”
包斬提醒道:“9月11日,天還沒亮的時候,吃早點買油條的顧客中是否有可疑的人,一個女人,塗抹著口紅,騎著電動自行車,車筐裏放著黑色塑料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