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堅守氣節客死他鄉,卻為何還是背了“千古罵名”?(1 / 3)

容閎的住所離廣州刑場很近,所以他印象深刻:“場中流血成渠,道旁無首之屍縱橫遍地。蓋以殺戮過眾,不及掩埋。且因驟覓一遼曠之地,為大壙以容此眾屍,一時頗不易得,故索任其暴露於烈日下也。時方盛夏,寒暑表在九十度或九十度以上,致刑場四圍二千碼以內,空氣惡劣如毒霧。此累累之陳屍,最新者暴露亦已二三日。”按容閎的說法,葉名琛殺人,“不訊口供,捕得即殺,有如牛羊之入屠肆”。

清朝末年,各地起義不斷,廣東地區尤為突出。在鎮壓各路起義中,葉名琛就是憑借這樣的強硬手段,深得朝廷賞識。

1852年,在葉名琛45歲時,就做到了兩廣總督——大致相當於現在的廣東省委書記、省軍區司令員再加上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和廣西軍區司令員。

3

葉名琛深得賞識的另一個手段是對外的,就是對洋人“拖”字為先。

經曆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失敗,大清帝國被迫向西方世界開通了自己5個口岸城市。其中福州、廈門、寧波、上海,都陸續在城內開通了領事館,但在最早接觸的廣州,洋人卻碰到了大阻礙。

廣東人在抵製洋人這件事上,非常團結。自“三元裏抗英”事件之後,廣東人對英國人入城開領事館一事一直強烈抵製。

“拖”字訣的首倡者,是當時的兩廣總督耆英。1847年,耆英與英國人秘密達成條約:廣東人民太剽悍,你們給我點時間,兩年之後,必定按照約定讓你們進城!

結果英國人眼巴巴地等啊等,等到了1848年,耆英通過在京城活動,得以調離廣東,拍拍屁股走人了。接著徐廣縉擔任兩廣總督。徐廣縉也不觸怒英國人,照例用了一個“拖”字訣。不僅如此,徐廣縉還秘密召集廣州各鄉的團練,一度人數超過10萬人,他們經常駕小船攻擊英國船隻,讓英國人不敢惹眾怒貿然進城。

拖又拖不起,打又不敢打,當時英國人隻能不再提入城之事。

消息傳回朝廷,鹹豐帝龍顏大悅:“不折一兵,不發一矢,中外綏靖,可以久安,實深嘉悅!”於是封徐廣縉為一等子爵,葉名琛為一等男爵。

葉名琛是當時的廣東巡撫,也就是地方二把手,在這個“拖”的過程中全程參與,出謀劃策,功勞不小。

1852年,徐廣縉被調去鎮壓太平軍,葉名琛接任兩廣總督。聽說換了個總督,英國人的心思又活了。當時的香港總督,英國人包令(B)再次向葉名琛提出了入城請求,被葉名琛再次婉拒。

葉名琛的底氣也挺足的:我的兩任前任都“拖”下來了,我難道不行?但就像擊鼓傳花,葉名琛當時不會意識到:自己拿到的是最後一棒。

4

1856年,一艘叫“亞羅”號三桅帆船,讓葉名琛的命運發生轉折。

容閎的住所離廣州刑場很近,所以他印象深刻:“場中流血成渠,道旁無首之屍縱橫遍地。蓋以殺戮過眾,不及掩埋。且因驟覓一遼曠之地,為大壙以容此眾屍,一時頗不易得,故索任其暴露於烈日下也。時方盛夏,寒暑表在九十度或九十度以上,致刑場四圍二千碼以內,空氣惡劣如毒霧。此累累之陳屍,最新者暴露亦已二三日。”按容閎的說法,葉名琛殺人,“不訊口供,捕得即殺,有如牛羊之入屠肆”。

清朝末年,各地起義不斷,廣東地區尤為突出。在鎮壓各路起義中,葉名琛就是憑借這樣的強硬手段,深得朝廷賞識。

1852年,在葉名琛45歲時,就做到了兩廣總督——大致相當於現在的廣東省委書記、省軍區司令員再加上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和廣西軍區司令員。

3

葉名琛深得賞識的另一個手段是對外的,就是對洋人“拖”字為先。

經曆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失敗,大清帝國被迫向西方世界開通了自己5個口岸城市。其中福州、廈門、寧波、上海,都陸續在城內開通了領事館,但在最早接觸的廣州,洋人卻碰到了大阻礙。

廣東人在抵製洋人這件事上,非常團結。自“三元裏抗英”事件之後,廣東人對英國人入城開領事館一事一直強烈抵製。

“拖”字訣的首倡者,是當時的兩廣總督耆英。1847年,耆英與英國人秘密達成條約:廣東人民太剽悍,你們給我點時間,兩年之後,必定按照約定讓你們進城!

結果英國人眼巴巴地等啊等,等到了1848年,耆英通過在京城活動,得以調離廣東,拍拍屁股走人了。接著徐廣縉擔任兩廣總督。徐廣縉也不觸怒英國人,照例用了一個“拖”字訣。不僅如此,徐廣縉還秘密召集廣州各鄉的團練,一度人數超過10萬人,他們經常駕小船攻擊英國船隻,讓英國人不敢惹眾怒貿然進城。

拖又拖不起,打又不敢打,當時英國人隻能不再提入城之事。

消息傳回朝廷,鹹豐帝龍顏大悅:“不折一兵,不發一矢,中外綏靖,可以久安,實深嘉悅!”於是封徐廣縉為一等子爵,葉名琛為一等男爵。

葉名琛是當時的廣東巡撫,也就是地方二把手,在這個“拖”的過程中全程參與,出謀劃策,功勞不小。

1852年,徐廣縉被調去鎮壓太平軍,葉名琛接任兩廣總督。聽說換了個總督,英國人的心思又活了。當時的香港總督,英國人包令(B)再次向葉名琛提出了入城請求,被葉名琛再次婉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