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一位成年男作家,這位寫作者至今保持著從年輕時代帶過來的小清新風格,他談文學、談寫作、談友情、談繪畫、談電影,一切與文藝有關的東西,均在他的視野中,而通常成年人所關注的社會、民生、國際時政等熱點話題,在他那裏幾乎看不到。實際上,對繁雜事物保持本能地排斥,是小清新們的共同特點,他們沒耐心把時間和精力用在爭辯上,臉紅脖子粗絕對不是他們喜歡的形象,對外建立一堵圍牆,用以保持內心的安靜,讓小清新為浮躁的社會氛圍注入了一些寧靜。

有毒食品、首善造假、帶血的拆遷、救狗事件、天價酒單……開放的輿論環境讓汙濁的時代氣息撲麵而來,精英們吵架撕破臉皮,卻始終無法推動“常識”的普及,在大家無不自說自話的時候,小清新們的無語反而呈現出了一個決絕的抗拒姿態。我們應該向小清新學習,專注於精神世界,對人對事不急於下判斷,抱有“你且看他”的心態。

無力改變世界的時候,就先去改變自己,小清新在為喧鬧世界降噪,我們不妨也在人人大聲說話的時候,把聲音放輕一點。

“萌”得令人心碎

微博上有人上傳了一幅圖片:一個剛出生不到一小時的新生兒的照片,照片上那個不知道男孩女孩的小家夥,緊閉著眼睛,手握成一個小拳頭,稚嫩的皮膚如春天新開的花瓣,圓潤的臉蛋綻放著純真的光輝……有網友馬上留下了這樣的評論:真是萌得令人心碎。

“萌”在中文裏意指“植物發芽”、“事物的發生”,也代表從腦海裏一閃而過的不夾帶雜質的美好感情,喜愛、欣賞、愉快、有被電到的感覺的時候,可以說自己被“萌”了。此外,“萌”還意味著激動人心、荷爾蒙被激發、可愛等眾多的含義。

在電影《赤壁》上映的時候,片中林誌玲輕啟朱唇對一匹新出生的小馬喊出了它的名字:萌萌,這個場景讓影院裏的觀眾瞬間“石化”,被“雷”得外焦裏嫩。不過,《赤壁》的編劇、導演也許會覺得很委屈,因為萌萌並非《赤壁》的發明,古代詞典《爾雅》在其《釋訓》篇中便出現了“存存、萌萌,在也”這樣的詞句。

隨著網絡“萌文化”的流行,“萌”這一個字以及其蘊涵的信息量極為龐大的含義,也在滾雪球般增長。追蹤流行意義上的“萌”,乃源自日本,這個字曾入選日本2004年流行語。而早在20世紀80年代,以少女為主要消費對象的小說、漫畫和影視作品,其中的美少女就經常被用“萌”來形容。隨著時間的累積,這個字眼除了可以形容美少女之外,也可以用在一些非常可愛的事或物身上了。

早期的日本美少女作品,會含蓄地強調性感成分,甚至後期還出現了一些情色特征,因此性感、曖昧無可避免地成為“萌”詞義的構成部分。這也比較符合古中文對“萌”的使用定義,文言小說裏就常有“春心萌動”的比喻。但沒有任何一個時候,“萌”的使用度像現在這樣之多,它不僅常見於網絡用語中,而且網上還出現了“萌吧”、“萌族”,甚至滲透到了現實生活裏,被人們用來形容那些新鮮、純粹、天真、稚嫩的人、事、物。

“萌”之所以如此流行,得益於互聯網的集納功能,通過新聞、論壇、博客、微博以及各種即時交流工具,一些很“萌”的東西能夠快速聚集眼球,使其成為網絡流行話題,而在以往,由於這些人、事、物過於瑣碎,很少能為媒體所關注,互聯網放大並釋放了網民對細微但美好事物的好奇與追求,通過對“萌”的傳播與品讀,填補了互聯網與現實之間融通的距離,找到了因忙碌和焦慮而逐漸失去的存在感。

“萌”之所以為網民如此喜愛,還因為互聯網是一個開放的平台,既然開放,就難免信息雜亂,打開網頁,撲麵而來的信息洪流讓人無暇分辨。如果把互聯網比喻成一個各種生物都存在的現實世界,那麼一些有價值的信息構成的場所,就是一個藏物豐富的博物館或者一座芳香撲鼻的公園,在這個博物館或公園裏,“萌文化”如同一本可愛的書,如同一枝含苞欲放的花,會讓大家情不自禁駐足觀賞、流連不已。

“萌文化”是網絡文化的一個分支,它雖然不是網絡文化的主流,但卻十分契合網絡文化的精神核心,即自由、自然、平等。由於影響的群體主要是青少年,所以“萌文化”更像是一種網絡上的非主流,但通過“萌文化”,我們能夠有效地觀察到作為主流上網群體組成部分的青少年心中所想。他們的夢想與願望,他們的生存狀態,都可以通過他們對“萌”這個字的運用有所管窺。

相對於一些古老的傳播形式,互聯網傳播也是一個比較“萌”的事物,它有成熟和實用的一麵,比如它對於社會公平與公正的推動所作出的貢獻,也有稚嫩和淺顯的一麵,比如亂花漸欲迷人眼的虛假消息。我們要像對待其他所有“萌”的事物一樣對待它,心懷期待,並身體力行地幫助它成長。但在這個過程中,不要將互聯網功利化,要保持它堅持說真話、永遠是指出皇帝沒穿新裝的孩子。隻有它保持住了如此之“萌”的一麵,才會讓每一個對社會抱有美好願望的人,感受它的力量。

美麗的中文未老

“囧”,這麼一個看上去怪怪的漢字,卻正在成為內地網民最熱衷使用的一個字。“囧”的讀音為“jiǒng”,原意為光明,網意最初為“鬱悶、悲傷、無奈”,而隨著被廣泛應用,它涵蓋的語意正以驚人的速度擴張。在網絡文化中,它上可以代表“沉重的思想”,表達浪漫和激情,下可以形容一個人的“變態猥瑣”,用以嘲諷和打擊,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幾乎可以無一不“囧”。“囧”在百度搜索上有超過1000萬的相關網頁,有人給它開了“囧吧”,有人設立了“囧論壇”,深入挖掘“囧”的深意,有人以“囧”為名開了奶茶店討好大學生消費者……總之,“囧”當之無愧地成了“史上最牛的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