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之五 善結人緣,多個朋友多條路(2 / 3)

法國哲學家羅修夫曾說:“若想樹立一個敵人,隻需打敗你的朋友就可以了。若要結交一位摯友,就要讓對方勝過你。”德國有句俗話,也有相同的意義:“沒有任何一件事比看到別人失敗更能讓自己感到高興的了。”的確,在我們的朋友中,就有這種人,他們興高采烈地看著我們失敗。如果自己一旦成功了,就要注意盡可能隻告訴自己最親密的親友,這樣就可保持成功。

為了贏得一個好朋友,請讓朋友勝過你。那些愈誇大自己成就的人,就愈沒有成就。我們應該盡量心存謙虛之情,切勿自我標榜。有時,為了讓朋友更出色,還可以采用出讓功勞的辦法。

晉朝王導為宰相,有一個叛賊,他不去討伐,陶侃責備他,他複信說:“我遵養時晦,以待足下。”陶侃看了這封信笑說:“他無非是‘遵養時賊’罷了。”王導“遵養時賊”以待陶侃,即留下現成的功勞準備讓於人。

第二,多為朋友著想。

多為朋友著想,多體諒對方的難處。友誼不會自己生長,需要悉心培養。

傾聽朋友的述說。人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傾聽朋友的述說,就是表示理解的最佳方式。

關鍵時刻要能克製。情緒衝動或發怒時說的話,對友誼的破壞性最大,所以在你的脾氣將要爆發時,最好從朋友處離開。

自己的壞情緒不要影響朋友。如果你強求別人順應你的惡劣情緒,就誰也不會靠近你。

經常表示對朋友的關切。見麵說幾句話,寄一張生日卡片,打個問候電話都表示你時時關心著朋友,這是給朋友最好的禮物。

第三,結識新朋友。“萬事開頭難”,在彼此事先相約或相知的過程中,人們通常是用約定俗成的一些寒暄之語,如以致問候,互表敬慕來開頭,以緩解初次見麵的拘謹。但是在不知、無約、又無人介紹的場合下,就需要試探人首先觀察環境,尋求與被試探人對環境的共同感覺,然後確定第一句話,如排隊買票時,可說:“怎麼搞的,這麼慢。”盡力找準共同感覺。

用求助的方式來結交朋友是最有效的。如在餐廳同一張餐桌上,適時地說:“對不起,請你幫我照看一下位置,我去去就來。”當然求助式探問,要掌握求助的內容是對方輕而易舉可做到的。求助後應表示感謝。

擴展是結識雙方能否由陌生走向熟悉的關鍵。要以愉快、輕鬆、隨意的方式與對方交談,一般是以詢問開頭。比如:“你買去哪兒的票?”“來這兒旅遊嗎?”詢問的目的是為了發現與對方的共同點,這樣你就可以繼續帶出一些雙方都感興趣的話題。比如:“你要去的地方我已經去過多次,非常熟悉。”“我真羨慕你,我要是也能到處轉轉該多好啊。”

當與新識者握手告別時,你可以打開你的備忘錄請對方寫下自己的聯係方式,你也可以把自己的電話號碼告訴對方。可以確信,當你找上門去的時候,對方一定會熱情歡迎你,因為你們早已不再是陌生人了。

除此之外,在社交場合,遇到陌生人時你還可以通過下列辦法結識新朋友。

坦白說出自己的感受。坦白地說“我很害羞”或“我在這裏誰也不認識”,比拘謹、冷漠好得多。

從周圍環境中找到與人交談的話題。

善意地以對方為話題,比如:“你的帽子很別致。”

提出問題,許多難忘的談話都是從一個問題開始的。

留心傾聽,不傾聽也就不能真正地交談。

談當時的情況或活動。例如在商場裏,你可以說:“今天又不是節假日,人也這麼多!”在電影院裏,你可以說:“我聽說這位明星有可能得到今年的奧斯卡獎提名。”

奉上幾句讚美之言。例如在洗衣店,你可以說:“你的這件衣服真漂亮!”

對對方正在做的事表示興趣。例如在火車或飛機上,鄰座正在看書,你可以說:“我聽朋友說起過這本書,到底怎麼樣?”

給對方一點兒東西。例如在火車或飛機上,你可把報紙、雜誌借給鄰座,或請對方分享食品。在聚會的場合,隻要你肯為不認識的人帶杯飲料,你們很快就會聊上了。

告訴別人自己的情緒。例如在等著拔牙齒時,你可以跟鄰座說:“我很緊張,你呢?”

主動打招呼,並介紹自己。例如你可以說:“我是從外地來的,現在跟您同行。”或者“我剛搬來,跟您做鄰居。”這種坦率熱情的態度無論在哪裏都很管用。

第四,不忘老朋友。有句名言說:結新知,不如敦舊好。在日常生活中,與其施恩於人,而獲得他人的好感,不如依正道而行,以獲得輿論的推崇;與其另外結交新朋友,不如珍惜原有的友誼。結交新的朋友並非不好,隻是不能喜新厭舊!何況,輕易背棄朋友的人,也難免會有被拋棄的一天!

第五,不要居高臨下地交朋友。與自尊心很強的人交朋友時,不要讓對方覺得你比他有作為。

第六,不計較朋友間的差距。再富有的人也有傷心的時候,“有錢亦有失意時”,如果比別人賺得多,那麼就不該在窮人麵前抱怨什麼,至少你擁有比較多的財富。

朋友之間相處,如果收入相差懸殊,應盡量讓收入不同的影響減輕到最低。必須誠實麵對自己的腰包,衡量什麼是自己負擔得起、什麼是不該參與的,不必掩飾自己手頭拮據的情形,參加朋友間的活動須量力而為,即使活動本身相當具吸引力,也別借貸參加,否則隻會讓友誼變質。

與朋友相處,如果聽到別人不斷地炫耀財富,不免心生反感,同樣地,朋友也不希望常聽到你哭窮,所以,無須與別人討論你的錢財多少,因為友誼是相濡以沫的,它不會因你的財富多寡而有等級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