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經濟學不一定經邦濟世(1 / 1)

五、經濟學不一定經邦濟世

經濟學是半科學,經濟研究知易行難,經濟學者又何必執著於影響政策?美國經濟學家布羅姆利(2012)說得很有意思:對經濟學家來說,政策研究是一個挑戰,而且充滿挫折感,因為很多經濟政策並不符合經濟學家關於效率的期望;經濟學家之所以強調效率,主要是因為這可以回避價值判斷,但經濟決策不可能這樣;如果經濟學家一定固執己見,那麼他將冒著在政策參與中靠邊站的風險,而幾乎沒有哪一個負有使命感的社會科學家甘願與政策製定無關。這段話用來形容中國經濟學者再恰當不過了。中國學者有著入世傳統,中國人把“eics”翻譯為“經濟學”,也給這門學科賦予了經邦濟世之意味。但在這門學科的科學性與非科學性之間,在經濟研究的理論化和現實化之間,一定會有含混和含糊,更會有爭議和爭論。在這樣的境況中,中國經濟學者們何不以“是非審之於己,毀譽聽之於人,得失安之於數”之情懷,遊弋於求經論道之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