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不到十秒鍾,阿Q也心滿意足的得勝走了,他覺得他是第一個能夠自輕自賤的人。”……
《阿Q正傳》內的句子最先是在文藝愛好者間流傳著,然後以其強大的口碑如同瘟疫病毒一般開始傳播開,引起了一股巨大的反響和震蕩。
相對於《阿Q正傳》的社會與現實意義,二十五歲以下的年輕人對《救贖》則更為喜歡。尤其是在校的學生,不喜歡阿Q這種小人物似的荒誕悲劇,更能欣賞肖科永不放棄的堅韌和勇氣。
首都北平京師大學堂文學係主任辦公室。
叮鈴鈴!叮鈴鈴!桌子上的電話響了,正在埋頭批改論文的林嶽民抬起頭,微微皺眉,將老花鏡摘下來,然後拿起電話,說道:“請問是誰?”
“老林,是我,楊成。你還記得你之前的學生王逸之嗎?他寫了兩部小說,非常的不錯。我知道你剛從歐盟交流回來,估計還不清楚,所以我給你郵寄了兩本。”
說完之後,那邊就匆匆忙忙把電話掛斷了,似乎有什麼要緊的事情。
“王逸之?”林嶽民的臉色微微一變,他是蜚聲海內外的文學大師,擁有極高的知名度,不過很少有人知道他跟王逸之的關係。
當初王逸之初登文壇嶄露頭角的之時,林嶽民就非常看好王逸之的潛力,做主將自己的女兒林慧兒許配給了王逸之,但是兩人訂婚之後,林慧兒在同學的幫助下逃婚去了米國,在米國的賓州大學進修建築學。
王逸之從此一蹶不振,再也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因此林嶽民對王逸之始終帶有一絲愧疚之心。
林嶽民不是沒有想過給王逸之補償,可是王逸之卻直接躲了起來,斷絕了聯係,如今王逸之再次出現,卻讓林嶽民心裏麵升起了一種惶恐的情緒。
文學大師也是有著七情六欲的,林嶽民不好金銀財貨,唯獨對名聲特別注意,王逸之和林慧兒訂婚的事情雖然沒有多少人知道,但是兩人的婚書做不了假,如果林慧兒逃婚的事情傳出來,那麼整個林家都要背上壞名聲,林嶽民更會是臉上無光。
“希望事情還有挽回的餘地,要不然的話就麻煩了。”林嶽民自言自語地說道,平複了一下心情之後,拿起電話讓自己的助手將楊成給自己的書拿進來。
然後又打了一個電話回了家。
“喂,您好,是哪位?”
“夫人,是我!我今天晚上回去吃飯,嗯……跟你說一個事情,王逸之出現了,在臨海市。”林嶽民在妻子麵前努力保持著平靜,說道:“慧兒的事情,我覺得總要有個解決。”
電話另一邊保持的長久的安靜,然後林夫人才緩緩說道:“逸之的委屈我是知道的,也的確應該給人家個交代,正好慧兒馬上就要回來,咱們商量個解決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