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仙芝在想明白這一點後,於是也唉聲歎氣的點了點頭表示答應,隨後更是立即召集了軍中幾個親信將軍當著李瑁的麵商議起了此計劃的可行性,並且希望同過這樣集體謀劃還能找出些李瑁忽略了的要點。
“大帥,若真如殿下說的這般,那此時的昌都新城儼然是一座能讓吐蕃賊子垂涎三尺的寶城了,數以百萬計的物質端放在那,任他阿紮西再是沉穩怕也架不住手下人的慫恿,還有末將說句不好聽的話,他們要是能把壽王殿下活捉住,這對於他們這些吐蕃將領來說簡直是不世之功啊……”
“對!換成是末將執掌五十萬大軍的話也會冒險一試的,熟知阿紮西此刻與我劍南大軍對峙三月有餘,怕是早就如坐針氈,五十萬張吃飯的嘴要養,他吐蕃國再是富庶又能支撐多久,接下來不是遣使求和,那便是謀求一戰了,大帥!殿下的計劃於我大軍來說是極佳的,與其坐等敵軍來攻,還不如我們先下手為強,有了這樣的誘敵之策勝算起碼加了五成……”
“你們幾個混賬東西,開口大軍,閉口大軍,本帥難道不知此計劃可行嗎?但你們可曾有為壽王殿下他的個人安危著想過!一座固守待援的小城能頂住幾十萬大軍的連番攻勢嗎?而且隻要阿紮西稍稍看出我們南北兩路大軍有夾擊他的跡象,他要麼破釜沉舟的去強攻殿下所在的昌都,要麼立刻將大軍往吐蕃腹地後撤,介時我三方軍隊又如何把握這個尺寸啊!殿下他如此費勁心力的謀劃,難道隻為上昌都城拿命玩耍一番嗎?”
“這……末將等愚鈍,著實沒有想到這一點!”而高仙芝在看著地圖講出這一關鍵點後,也是目光很是急切的看向了李瑁。因為他真的很想通過這一點無法預料的猜想來讓李瑁知難而退。
不過李瑁聽到他的分析後,雖然為之一震的感到驚訝,但是他接下來的表現還是讓高仙芝多多少少又有點失望了。
“高大帥您不愧是身經百戰的悍將啊!您說的這一點不光諸位將軍沒想到,就連本王也是疏忽了,正如您所講的那樣兩路大軍合圍的太急會把阿紮西嚇退,那麼我們籌劃那麼久,到頭來便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而若是故意放慢腳步,或者造成難以突破阿紮伊圍點打援的戰略假象的話,昌都新城和本王的安全也的確會增加風險,媽的看來這仗真的非本王想象的那麼簡單好打啊!……要是有幾台無線電相互聯絡著來就好了……”
李瑁一邊佩服高仙芝的軍事才能,一邊又無奈的抱怨起古代的通信短板來,一個激動竟還嘴快的把無線電都禿嚕出來。
“無線電?殿下這個時候您就不要再天馬行空的胡亂想了,就算您能招雷引電的本事,那麼與我三方大軍的聯絡事宜也是無計可施的,大軍作戰最是忌諱分兵幾路,因為實在太難以遠距離的聯絡調配啊!以往還好些隻要有通信兵殺出重圍到也可以知道些消息,可此次昌都就是一孤城,介時大戰一起,阿紮西首先想到的絕對會是把殿下您與外界通信的渠道隔離,乃至於糧道水道也會被他統統阻攔掉,五十萬大軍他想怎麼分便可怎麼分啊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