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阿紮西赴死(1 / 2)

阿紮西的計劃被李瑁一眼識破後,雙方大軍在接下來的三日內都進入了心照不宣的修整期,而到第四日高仙芝所在的南部大軍率先發動了總攻!而結果也正如高仙芝從李瑁送來的消息中預判的那樣,吐蕃南路軍忙著後撤,並未表現出多強悍的阻擊力量來。

如此原本吃了地勢之虧的唐軍便不再有什麼顧慮!在數千輛戰車的開路之下,高仙芝大軍連戰連捷,到最後是直接把隊伍從墨脫推進到林芝前線與阿紮西隔山相望。

不過吐蕃南路二十萬大軍,雖然一路打一路逃,但最後還是有小十萬精銳退守到邏些王城的附近的山南軍事重鎮駐防重新構築起了一道銅牆鐵壁來。

當然這一切也都是阿紮西提前預判,壯士斷腕的良好結果,要是他再晚那麼十幾二十天才回過神,,恐怕事情就沒那麼簡單了。

不過吐蕃南路軍之所以能幸存十萬精銳,那也還是有著地理優勢的緣故,就在高仙芝大軍一路窮追猛打的時候,天氣居然突變來了一場大雪,為了此事高仙芝還差點把李瑁罵死,說他為何不早點通知自己。而李瑁在看了他傳來大發牢騷的書信後,也是哭笑不得的當場罵了娘!

然而吐蕃北路二十萬大軍就沒有那樣的好運氣了,等他們剛剛從那曲的防線撤出時,向來喜歡用奇兵的安信王李禕便親率三萬鐵騎緊緊咬住他們不放,而且打法靈活,不按常理出牌,一會夜襲,一會跟從著觀望,反正活脫脫三萬隻餓狼一般把二十萬人搞的是打也不是防也不是。

最關鍵的是於此同時,王忠嗣率領的五萬突厥騎兵也是從那曲的右側正迂回而來,七八天內就又連連攻下嘉黎,當雄等幾個主要城鎮,而後更是直接冒頭到了吐蕃北路軍的前麵把他們的糧道給死死封鎖住。

如此一來,吐蕃北路二十大軍立即人心大亂!在最後掙紮的和李禕戰鬥了幾日後竟然隻有萬餘人突圍轉戰到了現在的(墨竹)死守!其餘十幾萬人統統兵不血刃的投降歸附唐軍!到了這一刻為期三月有餘的唐吐大戰總算是塵埃落定。

盡管此時李瑁所在的昌都還在和阿紮西虎視眈眈的對峙著,可是隨著敵軍二十萬戰力的倒戈逆轉,那麼勝負的結果也是基本上毫無懸念了。

李瑁在得到李禕大軍全殲吐蕃北路軍後,於是也是乘熱打鐵的大開城門把僅剩的萬餘騎兵排開陣勢和大將軍王阿紮西正名硬鋼起來。

按道理講李瑁區區一萬多人和阿紮西的三四萬老弱比起來應該多少還是有點不夠看的,但是李瑁之所以敢這樣有恃無恐的放棄守城優勢和對方硬來,其中緣由也是和大唐最強陸軍的以往尿性有關。

唐朝軍人向來以博取軍功為榮,李唐朝廷中央更是非常重視騎兵的養,如此一來便造成了士們在戰場之上尤其擅長短兵相接的肉搏。

而像李瑁之前那樣龜縮在城內寧死都不露頭的打法,其實在大多數士兵的眼淚看來是非常的不恥的。於是為了同時達到給將士解壓,和高仙芝大軍回合的兩個目的。李瑁才毅然決然的做出了和阿紮西正麵對戰的決定來。